第二部 慕容鲜卑 二 辽东三部(第2/2页)

慕容廆对自己的对手十分了解,亲自领兵进攻宇文屈云的别部首领素延,首战便击败了对手。

这个素延原本瞧不起慕容廆,这次吃了败仗当然又气又恼,很快集结了十万人的军队大举进攻慕容部,把慕容廆包围在大棘城中。

慕容廆的手下人都很害怕,都感觉要亡国了。慕容廆却一点也不在意,对他们慷慨陈词:“素延的兵虽然多,但却毫无章法可言,已经在我的算计之中了。诸位只管拼力一战,没什么好愁的!”

一句话看似轻巧,却言中了宇文氏的军队外强中干的弱点。

慕容部的军队自上而下士气大振,慕容廆看准时机,披上盔甲,率领人马出城迎敌。城外素延的军队虽多,却根本没见过如此精锐的对手,当即乱作一团,溃败得一塌糊涂,慕容部的军队一直追出了上百里,俘获和斩首的士兵数以万计。

宇文屈云的军队不得不退回塞外,远远的避开慕容廆的风头。慕容廆一战成名,附近的汉人名士纷纷投往他的麾下。

由于来自中原政权的控制力的削弱,公元四世纪初期的北方各游牧民族,尤其是新兴部族一直处于动荡、兼并和壮大中。宇文部和慕容部,一个在塞外,一个在塞内,都在有意识地扩张各自的势力和地盘,但采取的方式却不尽相同。慕容廆征服一个部落或者势力,往往讲究消化和吸收,用几年的时间整编他们的军队,融合他们的人民,对于不同的文化也是如此;而宇文部采取的大致还是老式游牧民族的征服的方法,刚刚征服了的军队又被投入到新的征服战争中去,这样的军队往往是鱼龙混珠,乌合之众,难以长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打得顺了,人多当然是个优势,打得不顺,就反而自乱阵脚。两种方式的征服,在这场战争中决出了胜负。

不难看出,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原因,慕容部的方式更接近于中原势力传统的征服方式。虽然有些不太确切,我还是认为这两种征服正像是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所更替出现的两种征服方式——农耕民族的征服方式和游牧民族的征服方式的一种微缩的版本。一场战争的胜负或许只是偶然,但如若我们把眼界放宽,从历史文化的长远发展来看,也许就能觉察到这种偶然中所蕴涵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