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慕容鲜卑 三 慕容翰巧计败宇文(第2/2页)

慕容廆依计行事,任凭三国的军队围攻自己的国都大棘城,只管闭门固守。三国的军队攻得乏了,也未讨得半点便宜,这时慕容廆乘机派人带着牛肉美酒出城,以崔毖的名义专门犒劳宇文部的军队。其余二国怀疑宇文部与慕容廆同谋,深恐对己不利,当即就领着自己的部队退走了。

宇文部首领宇文悉独官被慕容廆算计,又回想起过去与慕容部的恩恩怨怨,旧恨新怨俱在心头,发下誓言:“两国虽然退兵,我靠自己的力量照样兼灭慕容部,无需别人帮忙。”

他点起本部数十万士兵,连营三十多里,形势相当严峻。

慕容廆见状,便派人将自己的儿子慕容翰的军队从徒河(今辽宁锦州一带)招回,准备合兵一处,共商破敌良策。

说慕容家族英才辈出,一点也不假,这个慕容翰就是个相当能干的人物。慕容翰是慕容廆的庶长子,此人文武双全,既通晓谋略,又膂力过人,因此被慕容廆委以重任,镇守慕容部的西大门徒河,曾与段部鲜卑交战,屡立战功。

慕容廆要招他的军队回来,他独独按兵不动,并且派人向慕容廆解释道:“悉独官举国来犯,敌众我寡,只可用计,不可力胜。现在城中的守军用于防守已经足够了,我请求把手下这支军队留在外面充作奇兵,等候时机进攻敌军,然后内外夹攻,宇文部必败。如若合兵一处,则悉独官可以毫无顾忌的专心攻城,那样我们就无计可施了。更何况未战先怯,士气也会大受影响。”

慕容翰的建议得到了慕容廆部下们的支持,慕容廆就听任慕容翰留在徒河。

悉独官得到这一消息,也感到慕容翰留在外面总是个祸患,决定先攻打慕容翰,分派数千骑兵突袭慕容翰。慕容翰得知,派人冒充段部鲜卑的使者(慕容翰的军队在慕容部与段部的边境地带,故而往来频繁),在半路上迎接悉独官的骑兵,报告说:“慕容翰向来是我们的边患,我们早就想除掉他了。如今你们来讨伐,我们必将相助。你们最好快点进兵。”

宇文部的军队见了段部的使者,自然大喜过望,哪还去转什么脑筋,一路不设防备的赶往徒河,很快就闯进了慕容翰事先设下的埋伏之中。可怜几千骑兵还没反应过来是个什么回事,就已经被慕容翰的伏兵杀得片甲不留。

慕容翰乘胜追击,同时把战况告知守在大棘城中的慕容廆,慕容廆的世子慕容皝以精锐部队突然出城直取悉独官的营寨,悉独官仓皇应战,两军才一交手,慕容翰的骑兵已经杀到,这一下给悉独官来了个火烧连营,宇文部的军队惶恐不知所为,整个战场陷入一片火海当中。悉独官真成了“独官”,独自一个逃回国内。悉独官旧仇未报,又添新仇,宇文部经过此战元气大伤,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首恶之人最心虚,崔毖害怕慕容廆与自己结仇,赶紧派侄子崔焘前去祝捷,没想到却与来求和的三国使者碰个正着。三家当面揭穿崔毖的真面目,把战争的责任全部推到这位刺史身上。

慕容廆得意地带着崔焘去看战场,说道:“你叔父教唆三国来消灭我,现在却还有胆装模作样地来向我祝贺么?”

崔焘吓得要死,趴在地上不敢说话。

慕容廆让他带头给崔毖传话,说:“上策是投降,下策是逃跑。”并派大军一路跟随。

崔毖听了消息,赶紧带着数十骑人马,弃了家室,投奔高句丽。今天朝鲜的崔氏,有不少就是崔毖的后代。

慕容廆受降了崔毖的原班人马,控制了平州全境,他让四子慕容仁留守辽东,并将生力军迁到大棘城,朝着称霸的目标继续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