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慕容鲜卑 十三 石虎之结(第2/3页)

谢艾的部下劝他改乘战马,谢艾摇头不从,还亲自下车指挥作战,从容不迫;后赵的军队以为前凉必有伏兵,都不敢向前。凉军偏将张瑁抄小路偷袭后赵军身后,后赵军乱了阵脚,败退中被谢艾军队乘势冲杀,伤亡不计其数,麻秋一个人骑着马突出重围,才保住一条老命。

后赵与前凉之间的战事已是石虎统治末期的事件。后来石虎两次派兵进攻前凉重镇枹罕(今甘肃临夏),又在谢艾指挥的前凉守军面前连续遭受惨败。最后石虎不得不十分沮丧地说:“我当初靠着一支偏军就平定了北方九州,如今以九州的军队却攻不下一个小小的枹罕,凉州真是藏龙卧虎,不好对付啊。”(曹操当初慨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其感觉何尝不是如此。)

后赵在石虎统治时期东征西讨,看似强大无比。事实上是越打越衰,先是不敌前燕,到后来连与前凉交战都难占得半点便宜。

石虎疯狂敛财,大修行宫,后赵国力日蹙。有个名叫吴进的该死的和尚向石虎建议,胡人的国运将衰,晋人要复兴了,现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用苦役晋人来压制晋人的气数。

石虎推崇佛教,对“佛门弟子”的话是言听计从,便下令强征百姓服役,在邺城北面昼夜不息地修筑方圆数十里的皇家园林和长墙,结果碰上暴风雨大作,役夫死者数以万计,尸横遍野;他又在全国范围内征调战时物资,不交者格杀勿论。至此,胡人统治最残忍最黑暗的一面全部暴露无遗。

石虎再无力继续发动战争,东宫储位之争已经把他搞得心力交瘁。他的太子石宣在荒淫残忍这一点上丝毫不输给当初的太子石邃。

东宫管事孙珍得了眼病,向侍中崔约询问有什么良方可医,崔约开玩笑说:“浸在尿里面就可以治。”孙珍纳闷地问他:“眼睛怎么可以浸在尿里?”崔约回答:“你的眼珠内陷,正好可以浸泡。”孙珍听了生气,就把这事告诉石宣。石宣是个胡相十足的人,眼睛生得特别深,听了大怒,就把崔约父子都给杀了。

石宣喜好玩乐,就向石虎提出到名山大川祈福,实则是以此为名去游猎。他出行时乘着华美的大车,顶上华盖,身后旌旗,数十万兵卒相随,浩浩荡荡地开出邺城。来到一个游猎的场所,石宣就命手下的将官兵士围出一个近百里的大圈,将鸟兽驱赶到中间。到了晚上,兵士们点起火把,几百个游猎高手骑上高头大马,在圈子里射猎。石宣则怀抱美人,坐在辇车上远远地观望,一直到鸟兽全部没了才结束(这场景就好像古罗马的角斗场)。如果有鸟兽逃出了包围圈,就要追究围守兵士的责任,有官爵的就把马给充公,没官爵的就鞭笞一百。更惨的是兵卒们也受不了如此大规模的折磨,在半道饿死冻死的又有上万。

石宣经过三州十五郡,到处抢掠,弄得民不聊生。

石虎却觉得这么大排场很过瘾,又让自己宠爱的另一个儿子、秦公石韬也如法炮制,到西面的并州、秦州和雍州游猎了一番。

石宣心想一个小小的王公居然能得到和自己一样的待遇,心中十分嫉恨,怀疑石虎要把自己废掉而另立石韬。这时石韬又在府中修殿堂,起名就叫“宣光殿”,大梁就修了九丈长,这在当时是违制的。石宣来到殿上一看,“宣光”二字明显是在影射他,心中大怒,拔刀砍了工匠,又把大梁截断。石韬也不吃素,当即下令重修大梁,加到十丈。石宣见石韬明摆着跟自己对干,就开始秘密培养杀手,伺机行事。

这天晚上,石韬与手下官僚在东明观举行宴会,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实在回不了府了,就夜宿在佛堂精舍里。石宣的杀手悄悄翻墙入室,将石韬暗杀。

石宣自认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次日上朝就向石虎禀告。石虎闻讯悲痛欲绝,就要去看个究竟,司空李农劝谏说:“杀害秦公的恐怕就在萧墙之内,陛下不可轻易出动。”石虎觉得言之有理,就在太武殿设下灵堂,派重兵把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