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绝代双骄 二一 战潼关小试锋芒(第2/3页)

高欢在外东征西讨,却没想到自己的相府后院出了事。他休兵回到晋阳,便有一名婢女向他告,十五岁的世子高澄(高欢受封渤海王,长子高澄是王世子)与父亲的爱妾郑氏私通,并有两名婢女作证。

高欢顿时火冒三丈,回想早年颠沛流离,高澄作为长子,是唯一跟自己受过苦难的,现在老爷子享了福,总算可以纳几个美女为妾,在府上放纵一下,高澄竟也想来分一杯羹,成何体统!他当即把高澄叫来痛打一百板,关进了小黑屋,又迁怒于夫人娄昭君,把她也软禁起来,不许母子见面。这还不够,尔朱荣的女儿尔朱氏(即孝庄帝的皇后,高欢进洛阳后把他收入府中)为他生了个儿子高浟,他很喜爱,便想废掉不肖的高澄,封小高浟为世子。高澄和娄昭君都吓坏了,去请司马子如帮助调解。

司马子如的口才,前面介绍过,在高欢手底下是数一数二的(应该拉来跟西面的苏绰辩一辩,呵呵)。他不紧不慢地跑到高欢那里,装作不知情,求见娄昭君。高欢无奈地把家丑告诉他,又说过几天就把高澄换掉。

司马子如叹了口气,说:“各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儿子消难也跟我的小妾私通,这种事可得遮着掩着,不能乱说。娄妃是大王的结发妻,还做姑娘的时候就资助大王。当年在怀朔镇,大王挨上司的打,体无完肤,她日夜守护在您床头,悉心照料;后来大王逃避葛荣,去并州投奔尔朱荣,路上把鞋子都踩破了,她夜里烧着马粪给您修补。昔日点点滴滴的恩情您都忘了吗?如今大王发达了,女儿嫁给皇上,儿子承继大业,领军娄昭又功勋卓著,岂能轻动世子之位?更何况,婢女的话怎能轻易相信?”(司马子如的这段话,我极喜欢,也极佩服,古往今来帮家务事帮到这份上,也算一绝了。他一上来将心比心,瞬间拉近与高欢的距离,然后小处动情,大处讲理,末了还给高欢一个台阶下。再铁石心肠的人,怕是都顶不住这轮软磨硬泡的“攻势”)

高欢听了,就派司马子如重新调查。司马子如逼迫两名作证的婢女翻供,又胁迫告发的婢女自杀,回来对高欢说:“果然是诬告!”高欢召见娄昭君和高澄,夫妻、父子抱头而泣,恩爱如初。司马子如得了厚赏,成为与高欢关系最为密切的辅臣之一。(从此事的另一个侧面,也可看出高欢对子女教育的失败。高欢身上浓厚的鲜卑文化,造就他诡谲隐忍的处事风格,利于乱而不利于治,北齐后来盛极而衰,其根源也在于此)

司马子如强于内政,打仗就外行了。天平二年(公元535年),他与大都督窦泰、太州刺史韩轨一同攻打西魏的潼关,宇文泰亲率大军屯于灞上,他便退兵攻打华州,又被华州刺史王罴击败。

高欢决定亲自来会宇文泰。天平三年,天公不作美,关中闹饥荒,死者遍野。这年年底,高欢督统东魏诸军讨伐西魏,高敖曹攻打上洛(今陕西商县),窦泰攻打潼关。高欢的晋阳军则在北面的蒲坂(今山西永济西)黄河渡口架起三座浮桥。东西魏的第一场大战拉开了战幕。

高欢的战略方针是,以晋阳军把西魏主力吸引到黄河边,窦泰乘虚攻入关中,端掉宇文泰的老巢。

宇文泰驻军渭水以北的广阳,一眼便看破了东魏军的阵势,他召集众将说:“敌人三面进攻,造浮桥以张声势,正是要我军上当。高欢自起兵以来,总以窦泰为前锋,兵士屡战屡胜,十分骄狂。我宇文泰偏偏不怕他,要把他摆平。窦泰一败,高欢不战自退!”

众将不解,都说:“高欢近在黄河对岸,窦泰远在潼关,舍近而求远,若有不慎,悔之晚矣!不如分兵抵御。”

宇文泰呵呵一笑,说:“高欢屡攻潼关,我都不出灞上;此次大举来攻,有意小看我军,以为我还是不敢轻易出击。乘机突袭,何愁不胜?敌人虽然造了浮桥,想要渡过黄河尚需时日,我以轻骑兵挺进,不消五天的工夫,必能取到窦泰的项上人头!”苏绰与中兵参军达奚武都赞同宇文泰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