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三分归隋 二十 终结大时代(第3/3页)

任忠率部出城抵抗韩擒虎的进攻,还没打就在石子冈(今江苏南京雨花台)投降,掉转枪头带领隋军从朱雀门进入建康城。

陈叔宝在宫里慌不择路,搂着最宠爱的张贵妃和孔贵嫔直奔后堂投井。当然不是寻死,而是暂借水浅的井底一避。隋军士兵深夜进宫,遍寻陈叔宝不见,向井底喊话,没人答应,就要往下投大石。陈叔宝吓坏了,叫道:“有人!有人!”

隋军的士兵放下绳索,使了好半天劲把人拉上来,才发现原来一男二女捆在一起,怪不得沉得像头猪呢!

狼狈归狼狈,陈叔宝的结局,倒是好过之前亡国的北齐和北周的末代皇帝。隋文帝厚赏了陈叔宝,还多次召他入朝叙话,待遇相当于三品官员。仁寿四年(公元604年)陈叔宝寿终正寝,享年五十二岁,而那时,隋文帝已经死于儿子杨广之手。

陈国灭亡了,五十多年的后三国时代归于隋朝一统,从刘裕称帝起的一百七十年南朝历史告一段落。更重要的是,从西晋八王之乱开始,中华世界二百九十九年的混乱分裂局面结束了。如果愿意,我们还可以上溯到公元184年的黄巾大起义,向四百多年的大分裂时代,做一次告别。

回到本部开头提出的问题上,西魏-北周-隋一脉相承的体系,通过宇文泰的府兵制和周武帝的灭佛、废奴、立法等一系列政策,终于逐渐以关陇体制替代了旧有的门阀体制,找到了解决当时社会矛盾的最佳路线。相形之下,陈国和北齐,虽然都有各自的改革方案,试图解决社会矛盾,但都比不上关陇体制的优势与力度。

终结大分裂时代、开启隋唐时代的关陇统治者们,并不见得比之前几百年来所有的统治者聪明、能干,他们的成功,在于所处的环境比较巧,所遇的困难比较小,所采取的策略比较得当,用四个字说,叫“应运而生”,用八个字概括,那就是我们中国人最熟悉,而外国人最感到不可思议的一句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大分裂时代,于我们今天,看似遥远,却不陌生。那个时代,孕育与死亡并存,那个时代,光明与黑暗同在。那个时代无数的英雄,犹如夜空中的流星,总会有一瞬间,无比夺目而闪亮,可是却不能长久,终究要隐没于夜色之中。只有一片夜色,始终不变的深邃,始终不渝的永恒。

也许,那就是我们回望历史时孜孜不倦探索的真谛吧。

行文至此,回到“滚滚长江水,悠悠南北朝”的题目上,用宋代词人张升的一曲《离亭燕》收场,以为跋。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

蓼屿获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