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宦官横卧权力之榻的时代(第6/19页)

对于读过两本圣贤书的王振而言,他当然知道宦官在帝国的政治舞台上到底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虽然太祖皇帝朱元璋严禁宦官干政涉权,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的严刑峻法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力量。

王振从迈入宫门的那一刻起,就在内心深处盘算着如何在帝国权力场上实现个人的理想。机会随着宣宗朱瞻基的上位而降临。朝廷在紫禁城设立内书堂,挑选可靠能干的宦官入堂读书,王振便是其中之一。

王振本来就是读书人,具备有利条件,所以很快就从内书堂的宦官中脱颖而出。

宣宗朱瞻基非常欣赏王振身上的文人气质,任命他为东宫局郎,专门伺候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朱祁镇。宫中人当面都称呼他为“王先生”。

朱祁镇此时还是一个懵懂的孩子,“王先生”就这样成了他人生中的启蒙老师。

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启蒙老师的影响力往往是其他人无法相比的。等到朱祁镇当了皇帝,王振直接越过几位比他资格老的太监,成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的对皇帝的影响力不局限在朱祁镇个人的身上,并且通过朱祁镇将这种影响力直接导向明朝的国政。

明宣宗临终前为朱祁镇留下了五位辅政大臣,他们分别是英国公张辅,礼部尚书胡滢,大学士杨荣、杨浦、杨士奇。其实帝国真正的掌舵人是明英宗的祖母张太皇太后。张太皇太后是个贤德之人,在国家大事上信赖“三杨”等文臣。

明英宗即位时还是不满十岁的孩子,不具备指定权力经纪人的资格。而此时的王振还算是个循规蹈矩的太监,时常当着“三杨”的面敦促明英宗多读圣贤书,做个有作为的君主。王振所做的表面工作蒙蔽了很多人的眼睛,就连久历宦海的老臣杨士奇也不仅发出感叹:“宦官中有此贤良,真乃幸事。”

王振暗地里大肆排斥异己,将自己的亲信任命为禁军都督,掌控禁军军权。气得张太皇太后当着明英宗以及五位“辅政大臣”的面,要将其赐死。在朱祁镇和大臣杨士奇等人的求情之下,王振才算逃过一劫。似乎有所预感的张太皇太后警告皇帝和众位大臣“以后不可令他干扰国政”。

等到明英宗年龄稍长,张太皇太后已死,“三杨”也先后去位,大太监王振才算真正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朱祁镇非常尊敬自己的启蒙老师,甚至有些害怕,在他当了皇帝后还称呼王振为“王先生”。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并不仅仅是师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朱祁镇对“王先生”产生了精神上的依赖。这种依赖与权力大小无关,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缘分。从后来明英宗对王振非同寻常的恩宠来看,两人之间有着君臣、师生和朋友的三重关系。

王振掌管司礼监后,充分利用皇帝对自己的宠信,以代批奏章、传达诏谕等方式,逐步掌控了中央朝廷。为了试探自己手中的权力究竟有多强大,王振在京城朝阳门外专门筑起一座点将台,请明英宗阅兵。所有京营各卫武官,都要接受检阅。从表面看是王振陪同明英宗阅兵,其实王振在这里玩的是狐假虎威的把戏。他想通过掌控兵权,实现与帝国文臣集团分庭抗礼的政治理想。

没过多久,王振私自擢升亲信指挥纪广为都督佥事,任命亲侄王林为锦衣卫指挥佥事。此时明英宗年纪尚幼,只是个对权力一知半解的大孩子,一切机要朝政都被他的“王先生”所把持。

为了在权力系统中树立起威信,王振利用一切机会打压朝臣。朝廷中凡是与他有过节的官员,不是被撤职,就是被发配充军。一些王公大臣见风使舵投靠王振,尊称他为“翁父”。皇帝的老师,其他人称呼他为父亲,按道理说也不算吃亏,不过认太监做父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此时的王振已经进入了权力的巅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