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火燎髭须(第3/9页)

同一时间,卫队正在火速集结,士兵匆忙领到分发的各式武器,来不及准备就开始向各个关键据点进发。一小队临时拼凑的骑兵小心谨慎地出现在南门,开始巡逻普恩托,那是一片城墙外的岩石荒地,上下海湾正是从那里开始分界。行政长官认为英国人最有可能从这里登岸作战。他将手下最好的一支步兵队派去协助正在巡逻的骑兵,又命令另一支队伍负责城门的防御。所有这些便是自从海湾传来炮响后城内发生的一切。

而在远处的海面上,吨位更大的英国舰队正首先与堂佩德罗·德·阿库纳的加莱桨帆船较量,虽然战斗的结果对于双方来说都不存在太多疑问。人们倾向于视卡迪斯湾的这场对垒为新纪元的开端,相信它反映了海战的跨时代飞跃,标志着大西洋之于地中海的胜利不期而至,以及加莱桨帆船在过去两千年中一统海洋的历史终结。这种观点很诱人,但也具有某种误导性。加莱桨帆船看起来如同可怕的战争机器,它们体形狭长,带有形制诡异的青铜撞角,艏楼上布满士兵和加农炮,操纵起来兼具速度、优雅和精确,它们不受风向制约(至少在平静的水面上如此),可以协调一致地旋转、环行,宛如一场水上的芭蕾表演。它们很可怕,但那只是相对于其他加莱桨帆船而言。它们的青铜撞角在彼此之间的交战中是骇人的武器,能从侧面将敌舰探出来的一排桨叶整个截断,或是从侧翼迎头撞击敌舰,给对手留下致命伤,虽则如此,仍然不会有哪位加莱桨帆船的船长在头脑正常的情况下,愿意尝试撞击一艘重型帆船。它们的黄铜火炮能够在其他加莱桨帆船拥挤的甲板上降下一场弹雨,火炮的尺寸相对于地中海贸易中的小型商船而言,威慑力已经足够惊人,但是在加莱桨帆船通常装备的 5 门铜炮中,有 4 门可能仅适用于杀伤人员,第五门即船首炮,炮弹一般也只有 4 到 6 磅。而反观德雷克的 7 艘最重的船只,任何一艘发射一通单侧舷炮射出的弹药都足以超过堂佩德罗整支舰队的火力总和,更何况德雷克的战舰还具有明显的射程优势。

加莱桨帆船并不是用来与装备了重型火炮的大型帆船较量的,除了在压倒性的武力优势下,它从未打败过后者,即使是发动接舷战也无济于事。加莱桨帆船的船体太低、太脆弱,容易遭受炮火攻击,而自身携带的火炮又太少。早在本世纪初叶的数十年中,葡萄牙人已经在战场上展示过大型帆船的优势,他们的武装商船在面对土耳其人和埃及人的加莱战船时接连取得胜利。就在不到一年前,英国人又一次目睹了同样的事例。当时利凡特公司的 5 艘高桅横帆船从近东的港口返航,在潘泰莱里亚③ ,它们被驻防西西里岛的 10 艘西班牙加莱桨帆船拦停,等到会谈无果而终后,它们与西班牙人开战,每艘船都被迫以一敌二,结果却是西班牙舰队遭受重创,被迫撤退,毫发无损的英国商船继续畅行无阻。这 5 艘船中的 3 艘眼下就在德雷克带来卡迪斯的这支舰队中服役。因此,无论对面的西班牙加莱桨帆船就像德雷克报告的那样有 12 艘,还是哪怕 20 艘,其实都无甚差别。就算对方总是能够潜藏在浅滩背后或是划到平静的风眼之中以躲避大型帆船的追击,最终也都无济于事,无论如何,加莱桨帆船终究只适用于攻击同类。

如果堂佩德罗在开战之初还没有觉察到这一点的话,他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在火炮上令人绝望的劣势。他足够英勇地发起了战斗,可是当英国船只的侧舷炮以冰雹般的实心弹雨覆盖了本船时,他的船首炮甚至还没能进入射程。他赶紧调转航向,向着远离城镇和锚地的海域撤离,随后又再度卷土重来,或许是想要接近那些较小的英国船舶,却只是徒劳地再度从英军的高桅盖伦帆船那里领教了一番侧舷炮的威力,又一次被迫掉头遁走。他的目的是拖延英军,为那些停留在锚地的船只赢得一个撤往相对安全的上卡迪斯湾的机会。也许他还希望引诱一些英国盖伦帆船驶入遍布下卡迪斯湾东向岸侧的浅滩水域,那里地形诡谲,暗藏凶险。但是英国人满足于将来袭的加莱桨帆船赶走,并没有上当。最后,堂佩德罗带着前甲板满是伤员的旗舰和另外两艘损毁程度令德雷克误以为已经沉没的船只,踉踉跄跄地撤往了圣玛丽亚港,那座掩蔽在浅滩之后的港口坐落在下卡迪斯湾大陆一侧的海岸上,与卡迪斯城有 4 英里之遥,在它的东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