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一位高个儿男子的末日(第5/6页)

有人抗议,但无人反抗。刹那间,布洛瓦的神圣同盟追随者们在低首慑服后走向了瓦解,不过由于亨利三世并非噬血之辈,肃反的全部代价也只有两条性命而已。红衣主教吉斯死在了卫兵的长枪之下,其他所有被逮捕的人士遭到的最严重的惩罚也不过只是暂时的囚禁。严格说来,这是亨利三世完成过的最成功的一次政治行动,国王的私人医生卡夫利亚纳从医学角度记载了一则有趣的事实:相比于几个月前,此时国王的眼睛更加明亮了,他的气色越来越好,步履也愈发轻快了。

当亨利三世来到内室的门前,看到敌人死在自己脚下后究竟说了些什么,我们没有可靠的记录,不过那些读过普鲁塔克著作的传记作家和编年史家,但凡注意到普氏经常引述笔下主人公在重要场合的慷慨陈词,总会有人抵御不住诱惑,也想让国王说点什么。多数时候他们为亨利三世安排了这样的台词:“在这一切之后,我才是国王!我再也不是当初的囚徒和奴隶了!”诚然,亨利有可能说过类似的话。他是一个随时做好准备根据场合发表激昂演说的人,在场的其他人很可能细心留意国王的言论并笔之于书,他时刻谨记着这一点,据卡夫利亚纳医生的记载,第二天他用来吓唬母后的那一番志得意满的言辞与前一日所说的话十分接近。不过我们手头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的记录,虽然在权威性上有所不足,但它却有一个特点,经常在不甚切题的地方透漏出事件的真相。依据这个版本,亨利走到房间的入口,停步俯视脚下四肢伸开的尸身,在停顿片刻后,开口道:“他好高啊!我从没意识到他有这么高!死了的他甚至比活着时还要高!”

认为这几句表面上无关宏旨的话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唯一麻烦在于,它与后来发生的事高度相关,而这些话是在事后很久才形诸笔墨的,足以让作者借后见之明巧作妙语。之所以会有这些妙语,是因为在杀死这位巴黎之王后,亨利并没有比以前更称得上是法国之王,相反,正如他的母亲怀着难以自持的愤怒告诉他的那样,他将比早先任何时候都更难堪称法国之王。果然,一听到吉斯的死讯,巴黎便在沸反盈天中起事了,一座座城市相继抛弃了对国王的忠诚,国王则在开春后与这个造反联盟正式对垒,但在此之前,他已经在挣脱了吉斯的监管后与纳瓦拉国王结盟,此举几乎丝毫也没有缓解尴尬的局面,因为有人认为这意味着他与英格兰女王有一种共谋关系。

即或如此,瓦卢瓦的亨利也并不会像大多数人那样,将发生在布洛瓦的谋杀与他经历过的诸多失败相提并论。当他告诉母亲,他又一次成了法国唯一的国王时,人们有理由相信,他言下所指的不只是外在的王室标志,也不仅限于凯瑟琳看重的权威、实力和江山永固,他在谈论的是王权的神秘本质,是王位因循根本法度一代又一代冠冕相传的正统理念,是国王身为上帝恩典的肩负者和神之意志的代理人的玄妙意象。亨利之所以固守王位,并非出自任何鄙陋的自私之心。纵使亨利逃过了不久后的那场行刺,他的寿数也已无甚余裕,剩下的日子也难言欢愉。他永远不会有子嗣克绍箕裘。假若他要的全部不过是舒适的生活、表面的服从和王权的威仪,他大可以提出交换,通过臣服在吉斯的缰绳下、许诺未来让这个来自洛林的家族继承王位,换来自己生前的半世安稳,这样一笔交易正是老迈的波旁红衣主教求之不得的。可是身为国王,就算亨利已经背叛过太多的朋友和原则,却终究无法背叛王权的理念,在看清手中已无良策避免吉斯攫取王位后,亨利杀死了他,而且尽其所能地让此举看上去宛如一场公开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