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传奇女间谍的“七重面纱”(第2/2页)

名媛装扮的玛塔·哈丽

1917年,玛塔“玩火”的日子走到了尾声。

在一次西班牙巡演中,法国情报部门截获了德国情报部门发出的一封电报:“通知H21速回巴黎,并支付1.5万法郎费用。”

而巧合的是,玛塔这时就突然中断了在西班牙的演出,匆匆返回了法国。法国情报机关认为,H21就是玛塔·哈丽,他们决定逮捕她。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人用的是一套他们知道法国人早已破译的电码。所以后来史学家推断,很可能是德国人想借刀杀人,借此除掉玛塔·哈丽。

1917年2月13日,玛塔·哈丽刚刚入住巴黎的一家酒店,6名警察就闯入了她的房间。据说,玛塔客气地请他们吃了夹心巧克力,然后化完妆,平静地跟他们走了。

随后她就被投入了监狱。

玛塔被警察带走时41岁

对玛塔·哈丽的审判,引起了全法国的轰动,因为谁都没想到她会是一名间谍。

在审判庭,拉杜上尉反复强调玛塔为德国人提供的情报给法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却只字不提玛塔曾为法国人提供过大量情报。

2003年,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考勒斯经考证后指出,哈丽虽然收下了那两万法郎,也曾多次引诱法国高级军官上床,可是从未向德军出卖过任何有价值的情报。

玛塔的辩护律师叫克鲁内,据说也是玛塔的情人之一。克鲁内为玛塔的案子四处奔走,甚至修书给法国总统请求免除死刑,但被法国总统拒绝。荷兰首相也通过专门渠道请求法国免除玛塔的死刑,但法国政府依然拒绝了。当初有无数位高权重的人承诺愿意为玛塔献出生命,但是现在,他们都闭口不言。

一个更令后人信服的理由是:在“一战”的前三年,法国人面对德国人处于劣势,总是吃败仗,政府需要给人民一个军队总是被打败的理由。

玛塔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在狱中的最后岁月,有两位修女一直陪伴着她。据修女回忆,玛塔开始不断说梦话,反复说三个名字:一个是她那被毒死的儿子诺曼,一个是已长大的女儿简,还有就是她自己的名字。

1917年10月15日,被以“叛国罪”判处死刑的玛塔·哈丽,被行刑队带到了一个刑场。

那天,玛塔·哈丽戴了华贵的黑色礼帽,穿了端庄的黑丝礼服,穿了自己最喜欢的红舞鞋。

行刑队员要给她蒙上黑色眼罩,但她微笑着拒绝了。据后来的《巴黎日报》报道,她临行前,双眼一直凝视着埃菲尔铁塔的方向,直到枪声响起。

她写的临终遗言是:

“谢谢,先生。”

馒头说

有一句话叫作:战争让女人走开。

但很多时候,是战争自己找到的女人。

玛塔·哈丽固然也应该为自己的贪婪和玩火付出代价,但换个角度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质上就是英法集团和德奥集团为了争夺殖民地而打的一场大战,没有一方是正义的,大家都是为了争夺利益。

而玛塔是荷兰人,对德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本来就没什么感情。在这场利益争夺中,玛塔认为自己用迷人的舞步,在刀尖火海中,获取了自己的利益,或是成就感。

玛塔死后,没人认领的尸体被送到了医学院。她的头颅经特殊处理后,保留了生前的样子。

2000年,这颗头颅被人盗走。据说是她的崇拜者所为。

不知头颅上的那双眼睛,投射出的是怎样的眼神。[1]

[1] 1931年,著名影星葛丽泰·嘉宝主演影片《玛塔·哈丽》,再现玛塔生平,引起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