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隋末之乱(下)(第6/6页)

李子和,同州蒲城人。同州,今陕西大荔县。蒲城,今陕西蒲城县。子和本姓郭氏,李赐姓,《新书》作郭子和。大业末,为左翊卫,犯罪徙榆林。见第四节。见郡内大饥,遂潜引死士十八人攻郡门,执郡丞王才,数以不恤百姓,斩之。开仓以振穷乏。自称永乐王。南连梁师都,北附突厥。始毕可汗先署刘武周为定杨天子,梁师都为解事天子,又以子和为平杨天子。子和固辞不敢当,乃更署为屋利设。武德元年,遣使归款。授榆林郡守,寻就拜云州总管。云州见第二节。子和既绝师都,又伺突厥间衅,遣使以闻。为处罗可汗候骑所获。处罗大怒,囚其弟子升。子和自以孤危,甚惧。四年(621年),拔户口南徙。诏以延州故城居之。

刘季真,离石胡人也。父龙儿,隋末拥兵数万,自号刘王,以季真为太子。龙儿为虎贲郎将梁德所斩,其众渐散。唐兵起,季真与弟六儿复举兵。引刘武周之众,攻陷石州。治离石。季真北连突厥,自称突利可汗,以六儿为拓定王,甚为边患。唐以兵临之,季真惧而降。授石州总管,赐姓李氏。宋金刚侵并州,季真复与刘武周合势。金刚败,太宗执六儿斩之。季真奔高满政,寻为所杀。

隋末群雄,《唐书·高祖本纪》于高祖起兵前总叙之。除较大者已见上文外,尚有刘元进起晋安,晋安,晋县,隋改南安,今属福建。此别一刘元进,非第五节所述余杭之刘元进也。余杭之刘元进,与王世充战败,死于吴,见《通鉴》大业九年(613年)。此刘元进,武德五年正月降唐,见《唐书·高祖本纪》。下所述诸人败降年月皆同。惟左才相一人,史漏言其结局。邵江海据岐州,武德元年十月降。王须拔起恒、定,武德元年十一月,为窦建德所败,亡入突厥。王德仁起邺,隋县,今河南邺县。武德元年四月降。左才相起齐郡,左难当据泾,泾县,今属安徽。武德六年三月降。周文举据淮阳,今河南淮阳县。《新书·本纪》。武德五年二月,汴州总管王要汉败徐圆朗于杞州,执周文举。时要汉已降唐矣,文举盖附徐圆朗,故要汉为唐执之。杞州,盖圆朗所置,今河南杞县,古杞国之地,圆朗盖就此置州也。《旧书·地理志》:陈州,隋淮阳郡,武德元年(618年),讨平房宪伯,改为陈州,则淮阳又尝为宪伯所据。张长逊据五原,长逊,唐兵起即来降。授丰州总管,助唐击薛举,已见上节。新旧《书》皆有传。周洮据上洛,上洛郡,今陕西商县。义宁二年正月降。杨士林据山南,即攻朱粲之杨士林也,盖时山南之地归之。武德二年正月降。杨仲达据豫州,今河南汝南县。武德三年十月降。张善相据伊、汝,伊州,后改曰汝州,今河南临汝县,武德二年正月降。授伊州总管。后为王世充所陷,善相死之。新旧《书》皆见《忠义传》。王要汉据汴州,武德五年二月降。时德叡据尉氏,尉氏县,今属河南。武德三年八月降。李义满据平陵,平陵县,在今湖北均县北。武德二年三月降。綦公顺据青、莱,青州,即齐郡。莱州,今山东掖县。《旧书·地理志》:莱州,汉东莱郡。武德四年(621年),讨平綦顺,置莱州。淳于难据文登,文登县,今属山东。武德四年九月降。徐师顺据任城,任城县,今山东济宁县。武德二年三月降。蒋弘度据东海,隋郡,今江苏东海县。武德二年三月降。王薄据齐郡,武德二年三月降。蒋善合据郓州,今山东郓城县。武德四年六月降。田留安据章丘,武德五年五月降。张青特据济北,隋郡,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武德四年四月,为王君廓所执。臧君相据海州,即东海郡。武德四年六月降。《旧书·地理志》:楚州,隋江都郡之南阳县。武德四年(621年),藏君相归附,立为东楚州。《通鉴》言君相以五州来降,则其所据者不止一海州也。楚州,今江苏淮安县。殷恭邃据舒州,今安徽怀宁县。武德五年正月降。周法明据永安,永安郡,即黄州。武德四年五月降。苗海潮据永嘉,永嘉郡,今浙江永嘉县。武德六年三月降。梅知岩据宣城,武德六年三月降。邓文进据广州,武德五年四月降。俚酋杨世略据循、潮,即与林药师战之杨略。唐人避讳,去“世”字也。武德五年正月降。冉安昌据巴东,巴东郡,即夔州,武德五年四月降。大抵闻风而来,传檄而定。其散见列传中者,如高季辅、蓨人。武德初,众至数千。寻与武陟人李厚德率众来降。见《旧书》本传,武陟,今河南武陟县。张士贵、卢氏人。大业末,聚众起兵,高祖降书招怀之,士贵以所统送款。见《旧书》本传。王君廓、并州人。大业末,掠邯郸,邯郸人王君愕往说之,乃屯井陉。岁余,唐兵定关中,遂来降。见《旧书·王及善传》。君廓事《旧书》附《庐江王瑗传》,《新书》自有传,其归唐后不得善终,乃因牵涉建成与太宗之争而然,非本欲背叛也。见第二章第一节。薛士通、《旧书·薛登传》:义兴人。父士通,大业中为鹰扬郎将,江都之乱,与乡人闻人嗣安等同据本郡。武德二年,遣使归唐。义兴,今江苏宜兴县。郝相贵、处俊父。与妇翁许绍据峡州归唐,见《新书·处俊传》。峡州,今湖北宜昌县。王行敏等,行敏,隋末为“盗长”,高祖兴,来降。见《新书·忠义传》。亦皆不烦兵力而下。张玄素谓太宗曰:“隋末沸腾,被于寓县,争天下者,不过十数人,余皆保邑全身,思归有道。”信哉。可见乐战乱者必不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