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唐末割据(上)(第6/6页)

然杨渥在两浙,虽不克与钱氏争,其在上流,则仍颇得势。初邓进思卒,弟进忠继之。天复二年(902年)。许德勋袭江陵,还过岳,劫之,举族迁于长沙。马殷遂有岳州,以德勋为刺史。天祐三年(906年),杨渥使陈知新攻岳州,取之。是岁,钟传卒,子匡时立。传初以养子延规从《通鉴》。《新五代史》同。《新唐书》作次子匡范。为江州刺史,江州见第二章第七节。恨不得立,降淮南。渥使秦裴击匡时,虏之。吉州刺史彭玕,赤石洞蛮,而传之健将也,降湖南。开平元年(907年),渥使刘存等将水军三万攻湖南。殷使秦彦晖破之,遂取岳州。又遣兵会彭玕攻洪州,不克。雷彦威弟彦恭,逐彦威而代之。自其父满,即以杀掠为事,荆湖间岁被其患。朱全忠取荆南,以贺瑰为留后。瑰闭门自守。全忠以为怯,以高季昌代之。季昌,汴州富人李让家僮。梁祖镇宣武,让以入赀得幸,养为子,易姓名曰朱友让。季昌以友让故得进见,太祖奇其材,命友让以子畜之,因冒姓朱氏。后乃复姓为高。是岁九月,诏削彦恭官爵,命季昌、殷讨之,杨偓救之,不克。二年五月,朗州陷。彦恭奔淮南。向瑰亦降于殷。殷遂有澧、朗。季昌遣兵屯汉口,绝殷朝贡之路。殷使许德勋以水军击之。季昌惧,请和。殷又遣兵击岭南,取昭、贺、梧、蒙、龚、富六州,昭州见第四章第六节。贺州见第十章第一节。梧州见第六章第三节。蒙州,在今广西蒙山县南。龚州,今广西平南县。富州,今广西昭平县。疆域益恢廓矣。三年(909年),危全讽自称镇南节度使,率抚、信、袁、吉之兵,号十万,攻洪州。袁州见第九章第一节。抚、信、袁、吉,皆镇南军巡属。又请兵于殷。袁州刺史彭彦章,玕之兄也。殷遣将会之,围高安,以助全讽。淮南将周本败全讽,擒之。乘胜克袁州,执彦章。进攻吉州,玕奔湖南。歙州刺史陶雅遣兵袭饶、信,饶州见第二章第六节。危仔倡请降,已而奔两浙。饶州刺史唐宝亦弃城走。卢光稠亦以虔州来附。初光稠攻岭南,取韶州,见第四章第五节。事在天复二年(902年)。使子延昌守之。四年十二月,光稠疾病,欲以位授谭全播。全播不受,而立延昌。

渥使拜为虔州刺史。延昌受之。亦因马殷通表于梁。曰:“我受淮南官,以缓其谋耳。必为朝廷经略江西。”梁以延昌为镇南留后。延昌表其将廖爽为韶州刺史。乾化元年十二月,延昌以游猎无度,为百胜军指挥使黎球所杀。梁以球为虔州防御使。旋死。衙将李彦图代知州事。刘岩攻韶州,取之。廖爽奔湖南。二年十二月,李彦图卒。州人奉谭全播知州事。遣使内附。梁以为百胜防御使、虔韶二州节度开通使。以上皆据《通鉴》。与《新五代史·光稠、全播传》合。惟《传》光稠之卒,在开平五年(911年),黎球作黎求耳。《新唐书·昭宗纪》:光稠之卒,在天祐元年(904年),云衙将李图自称知州事,《刘知谦传》亦谓光稠卒在天祐初,又云:子延昌自称刺史,为其下所杀,推李图总州事,恐皆误。《五代史·光稠全播传》云:梁初,江南、岭表,悉为吴与南汉分据,而光稠独以虔、韶二州请命于京师,愿通道路,输贡赋。太祖为置百胜军,以光稠为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又建镇南军,以为留后。据《通鉴》,则开通之命,始于全播。然是时,韶州已失矣,使名岂得虚加?疑其名实始光稠时,因循以授全播也。贞明四年正月,淮南将王祺以洪、抚、袁、吉之兵击全播。久不下。军中大疫,祺亦病,代以刘信。全播求援于两浙、闽、楚。诸国救之,皆不克。而虔仍不下。九月,信取质纳赂而还。时徐温执吴政,以兵三千授信子英彦,使往白其父曰:“全播守卒皆农夫,重围解,相贺而去,闻大兵再往,必逃。”十一月,信引兵还击,虔人果溃。执全播归广陵。卒,年八十五矣。江西皆入于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