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西北诸国(第3/7页)

明宗招怀远人,马来无弩壮皆雠,而所雠常过直。往来馆给,道路倍费。每至京师,明宗为御殿见之,劳以酒食,去又厚以赐赉,岁耗百万计。唐大臣皆患之,数以为言。乃诏边吏就场雠马给直,止其来朝。亦见《本纪》天成四年(929年)。而党项利其所得,来不可止。其在灵、庆之境者,数犯边为盗。自河西回鹘朝贡中国,送其部落,辄邀劫之,执其使者,卖之他族,以易牛马。明宗遣灵武康福、邠州药彦稠等出兵讨之。福等击破阿埋等族,杀数千人,获其牛羊巨万计,及其所劫外国宝玉等,悉以赐军士。由是党项之患稍息。事在长兴二(931年)、三年(932年),见《本纪》及《药彦稠传》。《旧纪》:长兴三年七月,灵武奏夏州党项七百骑侵扰当道,出师击破之。至周太祖时,府州党项尼也六泥香王子、拓拔山等皆来朝贡。《本纪》:广顺三年十一月,党项使吴帖磨五等来。广顺三年(936年),庆州刺史郭彦钦贪其羊马,侵扰诸部,独野鸡族强不可近,乃诬其族犯边。太祖遣使招慰之。野鸡族苦彦钦,不肯听命。太祖遣邠州折从阮、宁州张建武等讨之。建武击野鸡族,杀数百人。喜玉、折思、杀牛三族各以牛酒犒军。军士利其物,反劫掠之。三族共诱建武军至包山,未详。度险,三族共击之。军投崖谷,死伤甚众。事亦见《旧史·本纪》。建武作建抚。太祖怒,罪建武等。选良吏为庆州刺史以招抚之。其他诸族,散处缘边界上者甚众,然无国地、君长,故莫得而纪次云。

吐蕃之衰,中国虽乘之恢复河、陇,然蕃族之留处者甚多,王灵不及,遂终成不可收拾之局。欧《史·四夷附录》云: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乐。其地宜马。唐置八监,牧马三十万匹。以安西都护羁縻西域三十六国。案此语不顾史实,唐时西域,无所谓三十六国也。欧《史·附录·吐蕃传》,略本《旧史》,《旧史》此处,但云又置都护以控制之而已。唐之军、镇、监、务,三百余城,常以中国兵更戍,而凉州置使节度之。安禄山之乱,肃宗起灵武,悉召河西兵赴难,而吐蕃乘虚,攻陷河西、陇右。汉人百万,皆陷于虏。文宗时,《旧史》作开成时。尝遣使者至西域,见甘、凉、瓜、沙等州,城邑如故,而陷虏之人见唐使者,夹道迎呼,涕泣曰:“皇帝犹念陷蕃人民不?”其人皆天宝时陷虏者子孙。其语言稍变,而衣服犹不改。至五代时,吐蕃已微弱,回鹘、党项诸羌夷,分侵其地,而不有其人民。直中国衰乱,不能抚有。惟甘、凉、瓜、沙四州,常自通于中国,甘州为回鹘衙,而凉、瓜、沙三州将吏,犹称唐官,数来请命。自梁太祖时,尝以灵武节度使兼领河西节度,而观察甘、肃、威等州。然虽有其名,而凉州自立守将。唐长兴四年(933年),凉州留后孙超遣大将拓拔承谦及僧、道士、耆老杨通信等至京师求旌节。明宗问孙超等世家。承谦曰:“吐蕃陷凉州,张掖人张义朝募兵击走吐蕃,唐因以义朝为节度使,发郓州兵二千五百戍之。唐亡,天下乱,凉州已东,为突厥、党项所隔,《通鉴》但云为党项所隔。郓兵遂留不得返。今凉州汉人,皆其戍人子孙也。”明宗乃拜孙超节度使。清泰元年(934年),留后李文谦来请命。后数年,凉州人逐出文谦。灵武冯晖遣衙将吴继勋代文谦为留后。是时天福七年。明年,晋高祖遣泾州押衙陈延晖赍诏书安抚凉州,凉州共劫留延晖,立以为刺史。《旧史·晋高祖纪》:天福六年七月,泾州奏西凉府留后李文谦,今年二月四日,闭宅门自焚。遣元入西凉府译语官与来人赍三部族蕃书进之。七年二月,泾州奏差押衙陈延晖赍敕书往西凉府。本府都指挥使请以延晖为节度使。《通鉴》:文谦自焚系六年二月,七月盖奏报到时也。陈延晖之安抚,《通鉴》亦云泾州奏遣。又云:州中将吏,请延晖为节度使。至汉隐帝时,凉州人《旧史》作凉州留后。折逋嘉施来请命。汉即以为节度使。嘉施,土豪也。周广顺二年(952年),嘉施遣人市马京师,因来请命帅。《旧史》无此五字。是时枢密使王峻用事。峻故人申师厚者,为兖州衙将,与峻相友善。后峻贵,师厚敝衣蓬首,日候峻出,拜马前诉以饥寒。峻未有以发。而嘉施等来请帅,峻即建言:凉州深入夷狄,中国未尝命吏,请募率府率、供奉官能往者。月余,无应募者。乃奏起师厚为左卫将军,已而拜河西节度使。《通鉴》在广顺元年十月,盖师厚元年受命,二年乃至凉州,《传》因其至追叙之也。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