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交 通(第8/13页)

驿马之诛求,厉民最甚。《旧书·李渤传》:泽潞节度使郗士美卒,渤充吊祭使。路次陕西,上疏言道途不修,驿马多死。宪宗览疏惊异,即以飞龙马数百匹付畿内诸驿。《文苑·刘宪传》:父思立,高宗时为侍御史。属河南、河北旱,遣御史中丞崔谧等分道存问振给。思立上疏言:“无驿之处,其马稍难简择。公私须预追集。每为一马,遂劳数家。望且委州县振给。”无驿处如此,有驿处更不必论。宪宗时设非有李渤上陈,亦必诛求于民矣。《新书·王翃传》:兄曾孙凝,出为商州刺史。驿道所出,吏破产不能给。而州有冶赋羡银,常榷直以优吏奉,凝不取,则以市马,故无横扰,人皆慰悦。《卢钧传》:拜华州刺史。关辅驿马疲耗,钧为市健马,率三岁一易。自是无乏事。能如此弥缝匡救者,恐不多也。《通鉴》: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罗希奭自青州如岭南,所过杀迁谪者。郡县皇骇,排马牒。至宜春,李适之忧惧,仰药自杀。《注》云:“御史所过,沿路郡县给驿马,故未至先有排马牒。”亦可见供应之严切也。

《旧书·职官志》:度支郎中、员外郎之职,转运、征敛、送纳,皆准程而节其迟速。凡天下舟车,水陆载运,皆具为脚直。轻重贵贱,平易险涩,而为之制。《通鉴》: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董昌苛虐,于常赋之外,加敛数倍,以充贡献及中外馈遗。每旬发一纲,金万两,银五千铤,越绫万五千匹,他物称是。用卒五百人。或遇雨雪风水,违程皆死。《注》云:“唐制陆行之程:马日七十里,步及驴五十里,车三十里。水行之程:舟之重者,溯河日三十里,江四十里,余水四十五里。空舟,溯河四十里,江五十里,余水六十里。沿流之舟,则轻重同制,河日一百五十里,江一百里,余水七十里。转运、征敛、送纳,皆准程节其迟速。其三峡、砥柱之类,不拘此限。若遇风水浅不得行者,即于随近官司申牒验记,听折半功。不及是则为违程。董昌盖计日限程以至长安,又不许以雨雪风水准折也。”《旧书·高宗纪》: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将伐高丽,令太子留镇定州。及驾发有期,悲啼累日。因请飞驿递表起居,并递敕垂报。并许之。飞表奏事,自此始也。《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十二月乙巳朔,李谷自书密奏,具言大军危急之势,请车驾幸滑州,遣高行周,符彦卿扈从,及发兵守澶州、河阳,以备虏之奔冲。遣军将关勋走马上之。《注》云:“走马上之,急报也。宋自宝元、康定以前,边镇率有走马承受之官。”此等,皆出常程之外者也。

《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庞勋于递中申状于崔彦曾。《注》云:“递中,谓入邮筒递送使府。”又僖宗乾符三年(876年),蛮遣李瑶还,递木夹以遗高骈。已见第十二章第二节。皆可见唐人传命之法。

驿在愈荒僻之处,为用愈大,故收复旧疆,或开拓境宇者,多事设置。《旧书·宪宗纪》:元和八年十一月,以盐州隶夏州。自夏州至丰州,初置八驿。此所以经略边境。《太宗纪》: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于突厥之北,至于回纥部落,置驿六十六所,以通北荒。《新书·回鹘传》:延陀亡后,铁勒诸部入朝,请于回纥、突厥部治大涂,号参天至尊道。乃诏碛南鹈泉之阳,置过邮六十八所,具群马、湩肉待使客,即此事也。此其规模,可谓甚远。然此等邮驿,非借兵力不能维持,而维持之所费尤巨,终不免劳中国以事四夷也。驿传于通信最便,用兵之际尤亟,故好武之国,虽荒陋亦能置之。《旧书·吐蕃传》,记徐舍人与僧延素语,适有飞鸟使至。飞鸟,犹中国驿骑也。云术者上变,召军急还,遂归之。《新书》略同。又云:其举兵,以七寸金箭为契。百里一驿。有急兵,驿人臆前加银鹘。甚急,鹘益多。告寇举烽。则其制亦颇详备矣。驿既所以便通讯,故有力而欲速知机密者,亦或置之。此为法令所不许。《隋书·荣毗传》:为华州长史。时晋王广在扬州,每令人密觇京师消息。遣张衡于路次,往往置马坊,以畜牧为辞,实给私人也。州县莫敢违。毗独遏绝其事。上闻而嘉之,赉绢百匹。是其事矣。若唐玄宗时之店有驿驴,见第十八章第一节。则如郑当时之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见《秦汉史》第十七章第六节。取节畜力而已,不为干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