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后世来者(第2/3页)

当然啦,情报头子必须躲藏在阴影当中,很可能受到除君主外所有人的侧目甚至是忌恨——郭嘉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身为经学大家、儒门正统的自己,未必会愿意接受这个吃力不讨好的职务。然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在郭嘉看来,自己原本的情报来源便非常可疑,很可能是背着曹操单搞一套,那么,一旦自己接任了情报头子的工作,能够保证对于所搜集到的情报,所综合后的信息,全都毫无隐瞒地汇报给主君知道吗?倘若自己别有野心,从中取利,便很可能对曹家政权产生威胁啊!

郭嘉一向所最担心的,他所疑忌自己的,不正在于此吗?所以他才要想办法把自己留在幽州,不让自己跟随曹操返回许都去吧。

是勋想明白了这一点,不禁暗中松了口气——起码证明郭嘉举荐自己,并不是设下了什么圈套,况且,自己本来也并未觊觎过那个阴影中的职位。心情一放松,他的思路便不由得发散开来:在原本的历史上,郭嘉去世以后,是谁继承了他的工作呢?就目前的史料来看,找不到一个准确的人,很可能是个默默无闻之辈,也有可能,曹操是直接把那一摊事儿转手交给了校事……倘若真的如此,真是一大失策。

此后曹操败于赤壁,败于汉中,连续打输了好几场决定性的战役,使得曹魏的势力止步于长江北岸和祁山北麓,再难寸进,这固然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情报工作的失败,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吧?所以曹操才会在赤壁战败后慨叹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起码若能探明当地当时的风向天候,探明江东群臣尤其是黄盖的真实战降倾向,那把火肯定就烧不起来了吧。

念及至此,是勋也不禁心中暗叹。回过神来,却见郭奉孝仍然定定地望着自己,似乎希望自己表态:你明白我的意思没有?你是会明确表示并不贪恋我的职务呢,还是会指天发誓对曹家绝无异心?

其实郭嘉也并不相信是勋对曹操有啥异心,员工在老板面前隐瞒某些信息渠道,可能只是为了与同僚争权,避免功劳为他人所分薄而已。然而但有此种私心存在,异日形势若变,谁又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儿呢?不可不预先有所防范啊。

但他料想不到的是,是勋并没有作类似回答,而只是淡淡地一笑:“贾文和。”

郭嘉听了这话倒不禁一愣:“何谓也?”你在说啥啊?

是勋解释道:“奉孝善养贵体,料必有痊愈之日。倘真不讳,则能继奉孝之志而使主公耳聪目明者?舍贾文和而其谁?”贾诩接你的班,来当这个情报头子再合适不过了。

郭嘉皱皱眉头,似乎在仔细斟酌。是勋继续解释:“人皆谓贾文和周旋群雄,倡乱惑世,而吾观其所为,不过自保耳。自归许以来,闭门谢客,一无酬答,不群不党,与君何其相似乃尔?”贾诩没有野心,只想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让他继承你的位子,可以保证情报系统始终面向曹操,而不会落在私人或某些小团体手中。“今日能容文和者,唯主公也,则文和忠悃,唯献主公。其经权达变,算无遗策,子房之亚耳,主公不能信用,憾甚。”贾诩既然投了曹,他就离不开曹操了,即便去往别处,也将毫无用武之地,以他的才能,因为跟原本历史上不同,投降得不是很主动,很光荣——是被我逼的——所以曹操不够信任他,这是件很遗憾的事情啊。

郭嘉微微点头:“宏辅所言有理,吾或与主公言之。”我再想想,可能会把他推荐给曹操的。

既然把话都已经说开了,是勋相信郭嘉没有欺骗自己,他确实不是给自己设下了什么圈套,而只是简单地想把自己留在外州,避免接掌他认为不可轻授的情报工作而已,因而是勋放下了一半儿的心。那就没啥别的需要恳谈啦,当下微一欠身,就打算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