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临朝大封(第5/6页)

十八将走到丹陛前,撩开甲袍单膝跪下,齐声道:“参见吾皇陛下,祝陛下万岁万万岁!”

李隆基摆手笑道:“各位将军平身!”

“谢陛下!”

十八员大将站起身,一字排开,这时,兵部侍郎李麟出列,向李隆基躬身施礼道:“臣要宣读诸军奖赏,请陛下恩准!”

“准奏!”

李麟走上两步,面对大殿打开了敕令,这是经李隆基签署,盖上中书门下大印的正式封赏旨意,只针对诸军,不对十八名将领,他昂声读道:“天宝七年六月,朝廷调陇右、河西、朔方、安西四镇计十五万四千军会战河湟,历经半年,于天宝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晨占领石堡城结束,四镇大军共计阵亡一万四千三百六十七人,伤五千五百八十人,取得了河湟战役的辉煌胜利,经战役统帅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之请,兵部核准上报,现正式封赏如下:陇右将士赏钱四十万贯、绢二十五万匹,陇右上田一万顷,诸军将士军功升职另计,阵亡抚恤不在此内,现各军明细如下分配……”

李麟读了足有一刻钟,最后道:“陇右之战十八将,功勋卓著,今日大朝上殿,由陛下亲自封赏。”

李麟将敕令一收,回身施礼道:“陛下,臣已结束!”

李隆基微微一笑,道:“那就由朕来宣布功臣之赏。”

他看了一眼哥舒翰,道:“哥舒翰何在?”

哥舒翰上前一步,单膝跪下,“臣在!”

“爱卿身为统帅,功为第一,朕加封你为鄯国公、开府仪同三司,校检工部尚书,赏银一万两,绢一万匹。”

“臣谢陛下隆恩!”

哥舒翰得意之极,一战后他竟然成为了国公,如果他再拿下河曲及大非川,那岂不是要封郡王吗?虽然大唐还没有封将领郡王的先例,说不定就以他为开端。

他站回位置,这时,李隆基又对李嗣业笑道:“陌刀将军李嗣业听封。”

这次除统帅哥舒翰外,首功大将共定下三人,拿下石堡城的李嗣业,拦截吐蕃主力的李庆安,伤亡最惨重的高秀岩,三人是并列首功,不分先后。

李嗣业一步上前,单膝跪下道:“臣李嗣业在!”

“安西中郎将李嗣业,亲率陌刀之军夺下石堡城,定为首功,加封为金吾卫将军、赐散官云麾将军,升安西节度副使,领安西四镇都兵马使,赏银五千两,绢三千匹。”

“臣谢陛下之恩!”

李嗣业归位了,紧接着是高秀岩,他是哥舒翰的心腹,虽然他攻打石堡城伤亡惨重,但很多人并不认可他的功劳,在政事堂讨论时,裴宽和杨慎矜也反对他列首功,但因为要平衡陇右军,最后还是列他为首功,高秀岩被封为河东节度副使,同样赐散官云麾将军,金银赏赐都一样。

这时,李隆基看了一眼李庆安,微微笑道:“神箭将军李庆安听封。”

李庆安上前一步,撩袍半跪道:“臣在!”

“安西中郎将李庆安率安西斥候营三千将士,拦截吐蕃八万援军,为石堡城夺取立下了不世之功,三千将士几近全军覆没,不降一人,死战到底,堪为我大唐军人之典范,朕不胜悲之,也不胜感叹,为勉壮志,特封李庆安为千牛卫将军,赐散官云麾将军,并封御史中丞,庭州都督兼北庭节度府长史、北庭节度副使,赏银五千两,绢三千匹。”

这个封赏一出,大殿里顿时窃窃私语,北庭节度使是李林甫兼任,这样一来,李庆安虽为副职,但实际上就掌了北庭节度使实权了,尤其他加封御史中丞,而且为庭州都督,便有力地说明了他实领北庭节度的大权。

昨天是杨钊封剑南节度使,今天是李庆安掌北庭,两天之内,大唐竟出现了两个年轻的封疆大吏,大殿里一片议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