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危机渐起(第4/5页)

吉温心中鄙夷,嘴上却应承道:“陈相国向来是朝臣楷模,是我大唐的柱梁,若朝臣人人都和陈相国一样,那我大唐也不至于羸弱至斯,人心不古啊!”

吉温的奉承使陈希烈心中极为舒坦,他眯着眼睛,轻捋两根颇有仙家风范的长白须,呵呵大笑。

“吉侍郎过奖了,我只是不愿与宵小为伍,故在家休养,唉!朝中黑气弥漫,已无我容身之地。”

吉温见陈希烈主动挑起了话题,便顺着他的话道:“朝廷怎么能没有陈相国,其实做大事之人,不仅要像陈尚书那样高风亮节,也要善于运用各种有利于自己的条件,在这方面,我个人就觉得陈相国要略略逊于张尚书。”

吉温这句话虽然有点不好听,却点中了陈希烈的要害,是啊!张筠才是反对李豫登基的罪魁祸首,可李庆安非但没有视他为敌,而且还亲自上门去拜访,这就让陈希烈异常忿忿不平,虽然他也明白其中的缘故,但他就是不愿面对,也从不想张筠为什么会被称为官场上的不倒翁。

这是人性的弱点,大多数人遇到挫折往往会推责于他人,总是觉得是别人造成了自己的失败,而从不愿自省,陈希烈也是这样,他因得罪了李豫而惶惶不可终日,他却不肯承认是自己立场不定,而是责怪张筠居心不良,唆使他犯错,或者就是埋怨命运不济和老天不公,总之,他是不会考虑自己的问题。

直到吉温今天坦率地点中他的要害,这才让陈希烈有所醒悟,他低头不语。

吉温又趁热打铁道:“虽然张尚书有老相国留下的人脉,但认为真正的原因是他很善于拉拢各方力量,比如他本人就是长安文人领袖,又长期把持户部,现在户部除了左侍郎裴旻外,其余都是他的人,所以杨国忠至今也难进户部,不仅如果,更重要是他有强大的外援。”

“你是说剑南高仙芝和颖王?”

“对!这才是他敢带头反对李豫的真正原因,他其实是在为颖王创造登位机会,只要李豫登不了基,一旦颖王率军赶来,这皇位就未必是李豫的了,那是张尚书就是右相国,王珙有李庆安撑腰,左相也丢不掉,只有陈尚书力量单薄,到时会一无所有。”

原因陈希烈也知道,只是他从不愿面对,现在被吉温一下子揭开,陈希烈不由万念皆灰,他心中异常沮丧,叹了口气道:“我准备告老还乡,不想再当官了。”

吉温见陈希烈居然有点小孩子脾气,说到风就是雨,完全没有张筠那种深不可测的城府,他不由暗暗好笑,便话题一转道:“其实陈相国完全有机会和张尚书抗衡,甚至还能执政事笔,登上右相之位,陈相国为何轻言放弃?”

陈希烈精神一振,连忙拱手道:“请吉侍郎不吝赐教!”

吉温笑而不语,陈希烈这才恍然大悟,吉温是指安禄山,他心念转得极快,普天之下唯一能和李庆安抗衡之人,就是安禄山了,这次安禄山强占河东,引起很多非议,但陈希烈却不以为然,李庆安不是一样强占河西吗?朝臣为何不说他?

如果自己能得到安禄山的支持,那张筠算什么,王珙算什么,杨国忠又算什么?陈希烈虽有立牌坊之心,却不做立牌坊之事,这一刻,他朝三暮四的本性又发作了,他顿时拱手道:“若能得东平郡王支持,我愿为他效力,请吉侍郎代我转告东平郡王,陈希烈愿为他效犬马之劳。”

连吉温也没想到陈希烈竟答应得如此爽快,本来他还以为陈希烈要谈谈条件之类,看来他真的是走投无路了。吉温不由暗暗鄙夷此人人品之卑下,居然还是兵部尚书呢!

既然陈希烈已经决定投靠安禄山,吉温也不转弯抹角了,他取出一封信道:“这是东平郡王给陈相国的亲笔信,他要运耕牛和马匹进京,请陈尚书务必达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