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马横枪篇】第12章.日蚀苍黄 第8节(第6/6页)

“为什么会发生党锢之祸?”贾诩看看神情落寞的李儒,摇头道,“说白了,不过就是洛阳的皇权和地方门阀士族的权势之争而已,再说清楚一点,就是利益之争、财富之争。”

董卓望着贾诩,不停地摸着自己的胡子,他还是有点没有明白。

“太学里有十四个今文经博士,设一个古文经博士,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但古文经学一旦公开授学,研习古文经的士子大量增加,不可避免的就要产生治国之策的改变。而这种情况,无论是天子还是以习今文经学出仕的官僚,都无法容忍。谁愿意白白丢失权势和财富?”

“光武皇帝中兴大汉时,需要大量士人相助以治理国家,光武皇帝迫于形势于是设立了一个《左氏春秋》博士,结果此议遭到了今文博士们的激烈攻击,公卿大臣们也群起反对,《左氏春秋》博士不久就被废除了。到了孝明皇帝朝,因为研习古文经学的名士、大臣越来越多,朝廷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孝明皇帝无奈之下诏告天下,允许《左传》、《谷梁》、《古文尚书》、《毛诗》等四经可以公开在私学传授,但依旧不立博士。孝章皇帝建初四年的白虎观之议是本朝今古文之争的第一个高峰,但古文经学依旧败北。为什么?原因就在于此。有多少人愿意改变延续了几百年的大汉治国之策?又有多少人愿意放弃已经拥有的权势和财富?”

“随着古文经学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明显占据了优势,随时都有可能取代今文经学的地位。而现在,袁隗和一帮研习古文经学的门阀官僚们正在试图得到这个机会。”

“自孝章皇帝到现在,古文经学名人辈出,如桓谭、班固、陈宗、尹敏、王充、贾逵、郑众、马融、许慎、张衡,刘珍、李尤、黄景、边韶、崔寔等几十人,尤其是今天,古文经学大师更是名震天下,如郑玄、荀爽、荀悦、马日磾、蔡邕、卢植等人,门生弟子成千上万,就连赵岐、杨彪这样的今文学家也中途改习古文经学,名曰古今通修,其实就是转今为古。以古文经学这样庞大的势力完全可以在短短时间内彻底击败和清除今文经学,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迅速建立新的治国之策,从而实现古文经学家们振兴大汉社稷的理想。”

董卓此时已经完全明白了,他的脸色变得很难看。贾诩说了这么长时间,其实就是一句话。“袁隗要清除异己,夺回权柄。”

在洛阳城待了两个多月,自己最后还是中了计,给袁隗当刀使了。要不是今天贾诩这么一解释,自己还以为权柄尽握,风光无限了呢?想到自己为了赋税入库,对袁隗低声下气的样子,他就憋屈的想杀人。董卓越想越气,猛然一掌拍在了案几上,“老子杀了他。”

李儒看到董卓怒不可遏,赶忙劝道:“大人,这种小事无须生气。以我看,文和过分夸大了袁隗和古文经学的实力。不管怎么说,今文经学有数百年的历史,你看看杨阀、伏阀、杜阀、卫阀,何休、申屠璠、王谦,太多了,袁隗要想把这事稳下来,让古文经博士在太学公开授学,恐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答应了他又如何?”

贾诩低头不语。田仪也随声附和,他也认为还是先把赋税入库为好,“这个古文经博士袁隗既然想要,那就给他。只要赋税到手,洛阳危机度过,这洛阳还不是大人说了算。”

“谶纬的事呢?”董卓问道,“许靖和司马防说的事怎么解决?”

李儒为难地说道:“难啦,最难的就是这事了,这事牵扯到今古文经学两家。”

“不难。”贾诩笑道,“要想让袁隗无法得逞,那就两个都打,干脆下个禁绝谶纬令,凡谶纬诸书都须上缴,匿不送官者,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