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2章.旌旗未卷 第8节(第5/5页)

傅干和王凌坚决反对。小天子太小了,本身没有镇制大臣的威摄力,新朝廷只能靠大臣们的忠诚来维持,风险太大了。

玉石一筹莫展。小天子不能回长安,又无法统御中原,怎么办?

“子通的这个建议不错,是个好办法。”贾诩沉默良久,终于说道,“但太激进了,容易激化长安矛盾,让局势更加混乱,所以,我们折衷一下,建天子行台。”

“天子行台?”

“对,就是把长安的尚书台一分为二,一部分搬到天子大营来,由天子亲自主掌;一部分留在长安,由参隶尚书事的大司马、骠骑大将军和尚书令共理。”贾诩捻须笑道,“天子在哪,尚书台就在哪,这样无论何时何地,天子都能实际掌控皇权,天子控制了皇权,实际上开始亲政,他就能直接统御州郡和征调军队。而留在长安的尚书台虽然名义上还保留了一半权柄,但因为天子不在长安,它实际上只是一个空壳,唯一的作用就是制衡相权,压制相权的过度膨胀。”

“好计,好计……”玉石不禁拍案叫绝。

傅干、王凌、蒋济立时明白了贾诩的意思,相视而笑,鼓掌相庆。

天子手握的是皇权,天子行使皇权的机构是尚书台,把天子和尚书台都搬到天子大营,那么朝廷的权力中枢也就随之迁到了天子大营。

天子大营在中原,中原的州郡和军队都非常有实力,他们尊奉皇权,拱卫皇权,皇权得到了巩固,天子和皇权的威仪也随之大增。

如此一来,朝廷避免了分裂,而皇权和相权的分离,又让两者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缓解,这非常有助于小天子在大将军病逝后依靠中原的实力迅速稳定社稷,有助于化解长安目前激烈的矛盾冲突,同时也有助于朝廷上下放弃争端,齐心协力辅佐小天子完成南下征伐。

贾诩等人商定了细节后,随即约见高览、臧霸等四州刺史和吴雄、雷重等军中大将,详细解说了建天子行台的想法,征询他们的意见。几位大臣喜出望外,同意此策。

第二天,十七位文武大臣联名上奏,恳请天子在陈留建天子行台,天子准奏。

圣旨急送长安。贾诩另抄一份,以快马送往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