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6章 出征在即(第2/3页)

秦桧轻轻摇头道:“不不不,这你可就大错特错了,枢密使绝非自大之人,非但如此,他还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对任何事都是如此,我是他提拔上来的,这我比你们清楚多了。”

说到这里,他眉头突然皱了皱,暗想,可是他这么做是不是谨慎的有些过头了,这未免也太反常了,难道他又在进行什么阴谋?可是这也说不通呀!唉,我倒是希望他能有所动作,他什么也不做,反倒是让人头疼啊。

……

在这关键的时刻,儒报的出现,的确引起了不少的轰动,大宋时代周刊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因为以前只有大宋时代周刊一份报刊,没有比较的对象,如今可不同了,不少人开始将这两份报刊放在一起比较,虽然儒生们都选择站在儒报这一边,但是大宋时代周刊的毕竟已经深入人心,这些冲击还不足以动摇大宋时代周刊的地位。

但是不管怎么说,儒报的出现帮了儒生不少的忙,而儒学与其余学派的争斗也达到了空前的激烈。

李奇一如既往的不务正业,白天捣鼓报纸的事,晚上就与高衙内等人排戏,但是他可不是亲力亲为,他还从太学学院音乐班里面,招来十人做副导演,让这些副导演来安排,他在后面稍稍提点一下,日子过的倒也非常的充实。

但是这悠闲的时日,永远过的都是那么的快,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十二月,玻璃杯终于在这一日正式出售了。

这还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呀!

卖场就安排在了醉仙居集团,这一进门,但见四周全都是玻璃的制成的艺术品,都光是看一眼,客人们都觉得不虚此行呀。

但是这玻璃杯暂时与百姓无缘,因为其售价定在了八十贯一个,但是买一对回去的话,就只要一百五十贯,而且买五个以上的,还赠送一瓶香槟。

不得不说这价格已经是非常奢侈了,但是李奇给玻璃杯的定义并非杯子本身,而是艺术品,那么这价格也就不贵了,一把古琴都能卖到一千贯,我卖个八十贯,不是很稀松平常吗?而放大镜更是卖到一百贯,这真的就是在吸血呀。

好在东京的富商遍地都是,在一日间,李奇精心准备的五百个玻璃杯和一百块放大镜都被哄抢一空。

而醉仙居一日狂赚四五万贯,也创下当日销售额的记录,耗时一年,终于拜托了贫困户的称号。

李奇在寒冷的冬天,过的却是如遇春风,这钱来的真是太快了。

不仅是如此,他还准备让那些犹太商人带队,拓展玻璃的海外市场,大宋商人对于海航还是比较陌生,而那些犹太人常年在外,所以李奇希望大宋的商人能够跟这些犹太商人学习一些海外行商的知识。

醉仙居卖的如火如荼,这其余的商人也只有眼红的份了,他们可制作不出这玻璃来。

就在玻璃杯出售的当日,大宋时代周刊旗下又接连发行了三份报纸,分别是经济学报、生活报、科学报。

等于一周七日,有四日百姓都可以看到最新鲜出炉的报纸,而且这第一版的内容,可都是李奇耗尽心思亲自安排的,里面有很多来自后世的一些小知识,而且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营养学,比如卫生方面,疾病方面,职业病,还有一些农耕的一些小技巧,总而言之,一切都是从百姓的生活出发。

这三份报纸一出,立刻引起了百姓的高度关注,因为这三分报刊的出现,也促使了一种新职业的出现,那就是读报人,因为很多百姓都不识字,有份报纸给他们,他们也看不懂,这就是商机。

不少寒门子弟纷纷去到一些酒楼茶肆,专门为客人朗读报纸,以此来吸引客人,而酒楼东主则是付工薪给他们。

另外,报纸的出现,也让很多百姓从中认识了不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