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皇后的绯闻(第6/12页)

皇帝四季捺钵时,契丹大小内外臣僚并应役次人,及汉人宣徽院所管百司都随同前往。汉人枢密院、中书省宰相、枢密院都副承旨、令史、中书令史、御史台、大理寺等各衙门均选人数不等的官员随从。宰相以下的其他官员,都要在中京居守,行遣汉人一切公事。每一年从正月上旬开始,皇帝便收拾起了黑龙帐,率领着众多贵族与营卫骑军,来往于五京之间,游走在大辽帝国茂密的森林与青翠的草海之上,开始了他们快乐的打猎生活。春赏花、夏纳凉,秋猎鹿,冬捕鱼,一年四季,周而复始。

由于这种“四季捺钵”的习俗,皇帝大多沉溺于射猎之中,有时竟然达到了荒废朝政的地步。耶律洪基自然也不例外。耶律洪基极善骑射,酷爱打猎,所骑骏马名为“闪电”,顾名思义,此马驰骋起来,风驰电掣,瞬息百里,其他的马根本无法追上。萧观音不但吟诗作词,而且对朝政和皇帝的起居安危也十分关心。特别是她看到耶律洪基经常跨马拈弓、远入密林深谷驰猎,有时单人独骑远驰,随从近侍被远远甩在后边,不免焦虑不安。一是因为皇帝整日驰猎会导致朝政荒废,二是因为单人独骑远入孤山僻谷,则有身临险境之忧。一日辽耶律洪基驾幸秋山,射伤了一只斑斓猛虎,耶律洪基正猎到兴处,他不等亲军侍从在身后护卫,单人独马急追逃逸的伤虎而去。萧观音大惊,恨不得自己身生双翼追他而去,无奈自己身为女性,鞍马不熟,况且又是在深山恶水之中,她急忙命令随行护卫的勇士们快速前往护驾。好在耶律洪基有真龙天子之神威,自有万灵护佑,安然猎虎而归,但是却把萧观音吓出了一身冷汗。

回到皇宫,夤夜就寝时,萧观音婉言相劝:“妾以今日之猎观之,圣上行止有失沉稳,几乎身涉险地。妾以微芥之躯,进金玉良言,只望圣上以后不要纵马行猎,应当多多勤于政务,如此则是臣妾之幸,亦是我大辽万民之幸!”

耶律洪基听了,面呈不悦之色,他气哼哼地说道:“皇后为此事已多次劝谏,朕非不谙世事的稚子,何必一再唠叨!”

“獐狍鹿兔倒不可怕,但是密林之中常有虎狼熊豹出没,一旦侍从救援不及,伤及皇上龙体,而当今太子年幼,则大辽国延续了百年的社稷将交付与谁?”

耶律洪基一声不吭,萧观音接着劝道,“我大辽国历朝历代以来,皆有奸佞之徒伺机篡权夺位,一旦山林中伏有贼人,圣上则凶多吉少了!”

萧观音的这些劝谏,不知说过多少次了,耶律洪基早已听烦。气冲冲地从榻上跳下来,到外宫休息去了。

萧观音心里万分委屈,泪水不可遏止地流了出来。

萧观音一夜未眠,她伏在案几上,奋笔疾书。

次日,她咐咐侍女将一卷书函送给了耶律洪基。而此时的耶律洪基还没有从昨晚的愤怒中平息下来。他展开书卷一看,是一首《谏猎疏》:

“妾闻穆王远驾,周德用衰,太康佚豫,夏社几屋,此游佃之往戒,帝王之龟鉴也。倾见驾幸秋山,不闲六御,特以单骑从禽,深入不测,此虽神威所届,万灵自为拥护,倘有绝群之兽,果如东方所言,则沟中之冢,必则简子之驾矣。妾虽愚暗,窃为社稷忧之,惟陛下尊老氏驰骋之戒,用汉文吉行之旨,不以其言为牝鸡之晨而纳之。”

“朕乃九五之尊,连打猎的自由都被妇人掣肘,岂不贻笑天下!”耶律洪基见又是阻挠他行乐的进谏,心中更生厌恶,恨恨地将《谏猎疏》撕个粉碎。

萧观音连夜写的这首《谏猎疏》,既含有对耶律洪基荒废朝政的忧虑,又流露出作为妻子对丈夫的关心爱护。但是耶律洪基非但不领情,反而更加疏远和冷落萧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