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两个选择(第4/4页)

“我非是小看公子,只是丞相而今,志得意满,单凭公子,恐难以令丞相重视。

上书此信者,当为丞相谋主。唯有如此,才能得丞相重视,改变主意……公子,可有人选?”

谋主?

够份量?

曹朋脑海中,立刻闪现出三个名字。

郭嘉,荀彧和程昱。

曹操有五大谋主,其中也有远近亲疏。

相比之下,贾诩是后来才投奔了曹操,所以地位最差;而五人之中,单以能力而言,荀攸又逊色于其他四人,所以也不足以担当重任。剩下三人里,程昱追随曹操最早,郭嘉和荀彧,最得曹操所看重。其中,曹操对郭嘉的喜爱,又胜过荀彧一筹。盖因荀彧心里,始终有一些汉室情节,而且身后尚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与曹操的利益,略有抵触。所以,五大谋主之中,郭嘉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只是,郭嘉此前因北伐幽州,染病不起。虽得医生的及时救治,但却需要调养。故而此次曹操南下,郭嘉并未相随,而是留在邺城养病休息。

郭嘉,郭嘉!

曹朋猛然站起身来,“王双何在。”

“末将在。”

“着你立刻前往邺城,面见奉孝时,就对他说,丞相有大难,请他立刻前来。

沿途要好好照顾他,途径许都,可以请华佗先生随行,让他们一并前来,就说是十万火急。”

王双闻听,不敢怠慢,立刻领命而去。

“孝直,你且将你刚才所说的那些,好好整理一下,书以文字,我有大用。”

法正喜出望外,忙拱手应命。

他也顾不得吃酒水,便返回书房开始工作。

而曹朋则站在门廊上,看着阴沉沉的天空,眼中闪过一抹忧虑之色。

看起来,我还是太年轻了!

原以为自己有一千八百年的优势,可以帮助曹操,打赢赤壁一战;可现在看来,我想的还是太简单了些。

想到这里,曹朋忍不住轻轻叹了口,转身回房。

……

襄阳城中,张灯结彩。

年关马上到来,突然一场大雪,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平添了几分气氛。所谓瑞雪兆丰年,大致如此。

曹操也显得非常轻松,带着文武百官,一同欣赏雪景。

只不过这种轻松,与曹朋并没有太大关系。他在二十二日接到了通知,说是益州使者已抵达朐忍。于是,曹操下令,让曹朋率豹骑前往秭归,迎接使者到来。这秭归,位于西陵峡,再往前,过了巫县,就进入巴郡境内,也就是益州治下。虽说曹操对刘璋的贪得无厌非常不满,可是场面上的东西,还是要照顾好。你看,我派我最宠爱的部下,带领我最精锐的人马,前往秭归迎接你们,可是给足了你们面子。

曹朋接到命令后,立刻启程。

他命寇封留守樊城,濮阳逸和陆瑁辅佐。而后,他亲率黄忠和法正,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离开了樊城,直奔秭归而去。

随行之人中,尚有一名文士,是丞相府书记。

此人是负责记录曹朋迎接益州使者的过程,回到襄阳以后,还要呈报于曹操。

曹朋在马上问道:“还未请教,先生大名?”

自曹操开设丞相府以后,征辟了不少人。以前一些幕僚,大都委以重任,而今的幕僚,曹朋都觉得很眼生。看这书记相貌不算,颇为秀气,举手投足间,更有几分书生特有的儒雅气,不免心生好感。

他这一问,却让那书记紧张起来。

身在丞相府,怎可能不知道曹朋的名号?

这可是曹操最宠信,最看重的族侄,同时在士林中,更享有极高的声望。

于是乎,文士连忙在马上欠身还礼,毕恭毕敬的回答道:“学生蒋干,字子翼,乃九江人氏。久闻公子大名,却未得机会拜见。此次与公子同行,实乃干之幸甚……这一路上,还请公子,多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