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 道子今何在?(第4/5页)

乌氏跪坐在客厅中央,看着从九原、:衍传送过来的消息,那眉头不自觉的拧成了一个川字。

“应元,你如何看待此事?”

乌氏放下手中地书信,抬头向坐在一侧的中年男子问道。

这是乌氏的长子,名叫乌应元(向黄易大大致敬一下吧)。年已过了四旬,生的魁梧雄壮,相貌果毅。乍一眼看过去,你绝对是不会相信,这乌应元和乌氏之间,会有血缘关系。

一个胖的活生生似肉球一般,一个却是……

乌应元闻听老父询问,轻轻摇头,哂笑道:“倒真未能想到,这位刘君侯竟然真的是做到了!”

“是啊,我也没有想到。”

乌氏小眼儿一眯,看上去还是笑眯眯的。

但若仔细观察他的双眸,就能感受到,那眸光中的一抹戾色。

“想当初,我听说他要北上,还觉得此人是不是疯了……楼仓到河北,数千里之遥,且不说一路上关隘重重,他带着许多流民迁徙,简直就是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但是,他做到了!”

“所以,就该我们头疼了!”

乌应元眯起眼睛,轻声道:“如今刘君侯挟十万流民,抵达河南地。不管他是要留在九原,还是要渡河北上,都不可避免地会对我们在九原固有的实力,造成巨大地冲击。更不要说,他一旦在九原留下来,肯定会影响到我们的事业,到时候双方冲突起来,只怕是不好办啊。”

乌氏没有说话,轻轻点头。

“即便他渡河北上,一样也会对我们造成影响。

我们好不容易才获得了冒顿地支持……只待来年开春,冒顿定然就会对月氏发动攻击。我们趁机拿下月氏,再加上王离将军的帮助,定能在河北站稳脚跟。到时候,爹爹可就是开国君王。

但刘这次一过来,这变数可就变大了,不得不防。”

从乌应元地话语之中,乌氏想要在河北立国?

乌氏笑了笑,“我一把年纪了,当不当这开国君王都无所谓。只是我不希望,咱们两年的心血白费了,还搭上你妹妹的身子,伺候那月氏王父子两人……此事,绝不能有半点闪失。”

乌氏娶了月氏王的女儿,月氏王娶了乌氏的闺女,还父子……

胡人的男女关系,一向是很混乱。子代父,母嫁子之类的事情原本就很平常,哪有那许多说法?

乌氏本身,也有犬戎的血脉,所以对胡人的习俗,倒是见怪不怪。

他在大厅里徘徊,思索着对策。

乌应元突然道:“实在不行的话,就趁着那刘渡河水之时,请月氏出兵,与半途偷袭,如何?”

“刘+用兵如神,你又不是没听说过,他当年在河南地的作为?

论打仗,论计谋,你我父子,只怕不是他的对手。而且他武力惊人,有老罴之称,想要杀他,恐怕没那么容易。”

“父亲,难道你忘记了住东屋的哪位?

想必他要是出手的话,定能有七八成的把握吧……”

“聂叔吗?”乌氏摇摇头。

叔,在有些时候,代表兄弟的意思。乌氏称‘聂叔’,并非真的是叔叔,而是‘聂兄弟’。

“聂叔虽强,但他对刘+颇有好感,只怕难以说服。

而且聂叔的关门弟子,如今就在刘麾下效力……弄不好说服不得他,反而会通知刘+,殊为不智。

所以,不但不能告诉他,还要设法把他支走。

恩……正好匈奴和咱们有一批货物要进行交易,明日就让聂叔押送,去河北与匈奴人交道吧。”

“可那刘+……”

“刘事,无需太着急。”

乌氏手里翻弄着一枚黄金打造而成的两铢钱,思索片刻道:“刘+现在还没有抵达:衍,估计抵达临河,还需十余日光景。你立刻派人前往九原、:衍等地,放出风声,就说刘带着十万流民,要抢大家过冬的粮食……诸如此类,反正要让九原郡人,对他产生出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