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九章 一柄青鱼剑(第2/3页)

原阳原来是一个县,可人口只有七千。这么点地人口,却要浪费一个县所需的吏员,不免可惜。

所以李成在接掌云中之后地第一件事,就是把云中郡治下的十八个县,所编成了七个县城。将一些人口稀缺,不足万人,或者刚过了万人地县城,全部编入周边的大县之中。一方面可以方便管理,另一方面也能获得足够的吏员来使用……为此,李成专门做一条程,呈报刘。

刘的批复是:着准精简,以为范例!

也是说,如果李成做的成功了,那么九原郡,也将要效仿云中郡,整合郡县。

原阳镇,虽然降级成镇,却变得繁华起来。

作为武泉县的基地,原阳镇承担起了铸造,练兵,和仓储的责任。于是这人口,非但没有流失,反而增加了不少。原本散布在原阳周边的工匠,纷纷集中在了原阳,成为云中一大重镇。

正晌午时,一个须发灰白,体魄雄健的男子,走进了一家铁匠铺。

“客人,可有什么需要?”

店中的伙计,热情的迎上前来,很恭敬的说:“我们长记打造出了物品,在原阳可是首屈一指。”

男子身披一件灰色的粗布大袍,从袖子里取出一张图纸。

“我想铸剑!”

“铸剑?”

伙计接过了图纸,扫了一眼,眉头不由得一皱,“客人,请稍候,您这剑不同于寻常,恐怕需要我们的大师傅看过才能决定。这样吧,您稍坐,我这就去请我们大师傅出来和您商议。”

大汉点点头,在榻上坐下。

不一会儿地功夫,从后堂走出一个身穿坎肩,**双臂的壮汉。

“客人,您要铸剑?”

“正是!”

“我叫长,是这长记的管事,不知能否让我看看您的剑图?”

“当然!”

大汉把图纸递给了长,他拿着图纸,端详了一阵子,轻声道:“客人,您这剑,不一般啊。”

嘿,不知你能否铸成?”

“铸剑自是没问题,可您这把剑的材料需要仔细斟酌,还有这个形状,也许专门打造剑胚。

一时半会地,是难以铸成,而且价钱……”

大汉从袖子里,取出了一黄金,摆放在了桌案上,“如能让我满意,我愿出十五黄金,这是定钱。”

我的天,一柄剑,居然要十五黄金?

长看了一眼案子上的黄金,又看了看图纸,“三个月!”

“不行,最多一个月……我可以再加十五黄金……如果你能提前一天,在三十黄金的基础上,我就多给一。你看怎么样?如果不行的话,我就去别的地方,找别人为我铸剑。”

三十黄金……

长皱起了眉头,沉思不语。

片刻后,他一咬牙,“成,就这么说定了!”

大汉站起身,“如此,我一个月之后,前来取剑。”

“客人,这剑,叫做何名?”

大汉的脚步微微一顿,犹豫了一下之后,轻声道:“青鱼,就叫做青鱼剑!”

剑图上,画者一柄奇形长剑,浑若鱼状。在图形旁边,还标注着各种要求,诸如重量、材料,等等。

长看着剑图,轻轻摇头道:“好奇怪的剑……青鱼剑?倒也真是形如其名……哈,真奇怪!”

刘的病,也算不得什么大病。

在床上躺了两天之后,他就能下地行动了。这才一下地,他就立刻忙碌起来。

:衍只是一个小城!

也许过两年,这里会成为一个繁华之地,但是现在,正百废待兴。

十万流民,已经分批安置下来。其中有四万多人,被转移到了五原县,以扩充当地的人口。

四万人,对于五原城而言,并不算太多,而对于整个并州而言,这点人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在并州,有一个最大地好处,那就是没有太多的利益纠葛。特别是乌氏堡被消灭之后,刘+就是并州最大的获益者。在并州推行均田和府兵制,相对而言,也就最轻松,最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