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靖康耻 第319章 高太尉(二)(第2/5页)

“呃?”

“太子可听过,宗泽其人?”

“宗泽?”

“皇儿说,此人是元祐六年的同进士出身,而今除巴州通判之职。据说此人颇有本事,但妾身却不甚了解。太子不妨打探一下,若此人可用,倒也不可以一试。”

历史上,宗泽得以重用,是在赵桓登基之后,得御史大夫陈过庭推荐,才得以从巴州返还东京。而今,却提前了两个月……玉尹并不知道,他那随口一说,却使得赵谌记在了心上。赵桓本兴致勃勃,可是听闻宗泽是个巴州通判,便少了兴趣。

不过,既然是赵谌推荐,又经过朱琏之口,赵桓也不好无视。

当下一笑,道:“若此人真有本事,便把他调回东京……这样吧,明日我便问一问,着人把他从巴州调回。皇儿长大了,已经知道为我分忧,实在是令人欣慰。”

朱琏,也是满脸笑意。

时间悄然流逝,眼见就要中秋。

玉尹回开封,已近二十天,整日里无所事事。

徽宗皇帝尚未决定,要废除应奉局。但从朝中传来的消息看,此事已成定论。应奉局被罢黜不可避免,不过估计要等到中秋过后才会发出旨意。玉尹也知道,不能继续等下去了……若真个等到旨意发出,他便是再想出路,恐怕就有些晚了……于是,与高尧卿联系之后,在八月十三日的时候,玉尹带着礼物,来到了高俅家中。

这也是玉尹第一次登太尉府大门。

虽说和高尧卿已相识许久,但却一直没有机会拜见高俅。

对高俅,玉尹颇有些好奇。

水浒传里,高俅是一个头顶长疮,脚底流脓,不学无术,只知道溜须拍马的小人,奸臣。

当时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王进,被他赶出东京,另一位枪棒教头林冲。则被他逼上梁山。除此之外,水泊梁山众好汉,也被他害死不少……虽说重生之后,才知道那不过是小说家的演绎,真实的高俅最多是个不学无术之人,却并未做过什么丧尽天良的坏事。只是内心里,始终对高俅存着几分排斥,不肯登太尉府大门。

当玉尹来到太尉府门外的时候。发现高尧卿已经等候多时。

他连忙上前唱了个肥喏“衙内怎在此等候,小乙生受不起啊。”

“小乙休得呱噪,你道是我想迎你,确是父亲所差……且随我前来,家父已侯你多时。”

玉尹忙把礼物奉上,然后和高尧卿一并走进太尉府。

说起太尉府,玉尹印象最深刻的,恐怕还是那‘白虎节堂’。林冲误闯白虎堂的故事。实在是太过记忆深刻。所以进了太尉府之后,玉尹便忍不住问道:“衙内,那白虎节堂在何处?”

白虎节堂。为军机重地。

高尧卿愣了一下,用手朝右一指“白虎节堂便在那边,小乙何故有此问?”

“只是好奇!”

“哈,有甚好奇处……若你想看,改日我便带你前去。”

玉尹闻听,却连连摆手。

我吃饱了撑了,才要去你那白虎节堂!

两人一边说笑着,顺着长廊便进了太尉府后宅。有绕过几个院子。在后宅一僻静小院外,停下了脚步。

高尧卿用手一指前方“家父就在前面佛堂里等候,你自去便是。”

“你不陪我一起去吗?”

“家父说,只见你一人……”

玉尹这心里。顿时忐忑起来,可既然来了,也不好不去。

于是沿着小路往前走,穿过一片松林之后,便看到在太尉府一隅。矗立一座不大的佛堂。

这佛堂的位置,极其偏僻,而且有松林遮掩,若不仔细找,还真不好发现。

不过想想也是,徽宗皇帝信奉道教,而高俅恰好是徽宗皇帝近臣。若被徽宗皇帝知道他信佛,恐怕早就失了重新。佛堂四周,颇为清静,玉尹迈步走到佛堂门口,探手敲了敲房门,边听从里面传来一个沙哑而又低沉的声音:“便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