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制书褒奖,天子之赐(第2/3页)

杜士仪知道固安公主尚未说出口的半截话所指为何。之后若再要联络各族兵马出战,恐怕人人都会记着王晙的失信,这一次可以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唉!”

李鲁苏既归,固安公主即便和杜士仪认了姊弟,在外人面前自然绝不会显露出来,一时不能再像先前那样肆无忌惮。借着等候朝廷旨意,杜士仪名正言顺地继续呆在牙帐,尽管行动不再如此前那样自由,时时刻刻都有人盯着,但他之前该听该看的都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现如今更多的时间都用来巩固奚语和突厥语,顺带又在固安公主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精通西域语言的奚人,竟是趁着这难得的空余时间继续拼命充实着自己。

在这种时刻,他那语言天赋和变态的记忆力,再加上勤学苦练的劲头,让那自诩为精通各种语言的奚人老者目瞪口呆。

眼看年关将至之际,一行风尘仆仆的唐人终于抵达了奚王牙帐。为首的唐使不是别人,正是裴宁的兄长,从刑部员外郎任上转鸿胪寺丞的裴宽,看似两者都是从六品,此为平调,可杜士仪知道刑部在六部之中位次靠后,可总比鸿胪寺更加要紧一些,这分明是左迁。而一起随行的,还有一个四十开外,不怒自威,身材雄阔的中年男子。尽管此人容貌陌生得很,可甫一见面,他便发现对方的目光久久停留在他身上,眼眸中闪动着慑人的精光。

即便裴宁和杜士仪是师兄弟,但裴宽奉旨而来,再加上他和杜士仪素不相识,自然更不会先论什么私情了。被李鲁苏和固安公主迎进了牙帐之后,他便宣示了天子的制书——以李鲁苏为饶乐都督,封饶乐郡王,仍以固安公主为妻。尽管这是早有预料的事,可固安公主仍不禁微微眯了眯眼睛,嘴角流露出一丝一闪即逝的讥诮笑容。然而,就在李鲁苏笑容可掬地站起身预备接过那道令他能够每年从唐廷拿到众多赏赐的制书时,却不想裴宽又对他身侧的固安公主躬身一揖。

“贵主此次力压牙帐之内奸徒叛乱,更令三部俟斤臣服退却,令饶乐都督府为之安定,居功至伟,圣人闻之大为欣悦,于含元殿上对我等群臣说,大唐有如此巾帼英豪,足可为天下妇人楷模!今臣奉命到奚地宣制书,更有圣人给贵主的赏赐。”

随着裴宽一侧身子轻轻击掌,帐外立时有一个又一个的唐军两两搬动了一口口箱子送入了牙帐。前头几口箱子中满满当当都是一贯贯的青钱,此后则是一匣金铤,一箱银铤,一套用于宣示公主尊荣的戟架和戟杆,除却最后一样是从京城特地送来的,其他显然都是来自幽州当地。裴宽还躬身表示,送来奚地的绢帛等等岁例赏赐都照从前加倍,因他赶路紧迫,那些东西尚在路上。至于褒奖的制书,他在宣读之后便恭恭敬敬地呈给了固安公主。

见李鲁苏面色数变,固安公主少不得谦逊了两句。然而,打从刚刚这些唐使入了牙帐,她就注意到李鲁苏和身边几个亲信对着裴宽身后那中年武官,面色一直都有些微妙,说不出是敬畏还是惊惧,她便有意冲着人笑道:“多年不见,裴旻将军风采依旧!”

听到这话,杜士仪哪里还不知道此人是谁,一时眼睛大亮。可当发现牙帐中并不见公冶绝的身影,不知道是有意躲开,亦或是干脆就离了奚王牙帐远去,他不禁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而这时候,裴旻便拱了拱手说道:“自从接到贵主和杜十九郎的奏表之后,我就立时派人马不停蹄地送信去了长安,却不想事情峰回路转,最终贵主竟是力挽狂澜,实在令人钦服可敬。”

“我不敢贪天之功,也是杜十九郎从旁谋划相助,又与我以身犯险,再加上牙帐上下众志成城,方才得以成功。”固安公主毫不吝惜地为自己认的这个弟弟添上溢美之词,见裴宽果然看向了杜士仪,她便笑道,“陛下能得这样的人才,实在是大唐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