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第3/3页)

郭荃何尝不知道那才是最好的办法。然而,人手不够的他之前完全不可能做到。当杜士仪说,还可以相借他两名识字精干的从者相从下乡的时候,他只觉得心头激荡无以复加,当即翻身下地深深躬身道:“杜贤弟,你这相助的恩情,我实在是……”

“郭兄,当初万年县试和京兆府试,你和于县丞秉公取士,我这才有了如今的名声和机会,不过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而已,你不必放在心上。”

等到好容易把铭感五内的郭荃给安顿好了,杜士仪告辞出了直房的时候,心里却不禁生出了几许隐忧。郭荃那身体亏虚不小,他刚刚建议人下乡清查逃户,不会让其更加不顾一切吧?可年过四旬方才谋得万年尉的郭荃,确实是到了不搏便没机会的时候。毕竟,万年尉这种人人虎视眈眈的优缺,不可能一做两任,三四年到了,就又要吏部南集赴选,这一等也不知道得多久!

他正一边想着此事,一边出了万年县廨,等回到据此不远的宣阳坊私宅时,却听得王维来见。心中纳闷的他连忙来到书斋,却只见一人正席地而坐闲适看书,他便笑着说道:“王兄好雅兴!”

“这些天为了圣人寿诞忙碌不已,若非好容易偷得半日闲,我也没空来见你!”王维放下手中书卷便站起身来,踌躇片刻便开口说道,“你我不是外人,我也不瞒你说,今日来见,实则还有一件烦心事。我相交的崔颢崔郎君,今岁举长安县试头名,不日便要应京兆府试。他才华横溢,只是性子轻浮,因而常有人指摘,就是我家十五郎也对其甚为鄙薄,更不用说公卿显贵。苗家因为崔颢以长安县试头名应京兆府试,在外大肆散布他风流薄幸之名,苗家兄弟皆是一时才俊,用得着如此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