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用人的信号(第2/3页)

“这次的信,是我让幼娘等暑热退去之后,带着广元和蕙娘到鄯州来,上头没什么别人看去有所干碍的话,让他带去是最相宜的。毕竟,和之前云州代州不同,鄯州地处河陇,统兵七万,本朝虽然没有镇守大将把妻儿留在京城的规矩,可至少我得光明正大一点。顺带,我当初答应岳父,还有老叔公的事也不能丢在一边。幼娘的两个侄儿,杜家几个后进,应该都会随着幼娘他们上鄯州来的。”

赤毕这才释然。可是,想想吐蕃恢复朝贡,至此河陇应该就有一阵子无战事了,骨子里就有好勇斗狠因子的他不禁有些遗憾:“只可惜如今边境无战事,战功也就谈不上了。鄯州军将各有私心,不好统制,否则战时若有违命,立斩不饶,却不像如今这样处处掣肘。”

“当初的云州是百废待兴的一张白纸,因此我可以随便泼墨挥毫;而代州多世家豪族分支,长年以来本地却少有名宦,因此我也可以从此入手,让人心归附。但是,鄯州和这两地都不同。对于鄯州军将来说,我是外人,所以,你看河西,萧相国回朝之后,带走的是裴宽,而留下接任河西节度使的则是牛仙客。原因很简单,因为牛仙客出身河陇,又是从底层小吏一步步爬上来的,在河陇之地呆了整整二十年。所以,我也不好操之过急。”

送走了李佺和吐蕃使团一行,鄯州湟水城一下子少了数百人,却仍然和往日没什么区别。只不过,鄯州都督府的围墙外边,不时有人驻足聆听,里头府卫操练时的吆喝声,迈步声,兵刃交击声,各种各样的声音让只能隔着墙壁想象动静的人们心里痒痒的。要说鄯州都督府中所用的流外小吏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可练兵的演武场和前头文职属官办事的地方是隔开的,纵使那些出身河陇本地的小吏也打听不到多少消息。

至于陈昇和马杰两人的家眷,面对隔三差五要上自家来坐坐的其他军将家眷,起头还不胜其扰,被丈夫嘱咐过之后就渐渐淡定了。横竖姊妹两个女人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装聋作哑都不用,只一个一问三不知就行了。一直到杜士仪陡然之间从鄯州征辟了两人为幕府衙推、奏记之后,人们的目光焦点方才为之转移。

薛怀杰以及陆炳松这两个人都是鲜于仲通和张兴最初就悄悄见过的,而颜真卿前些日子微服巡防民情,又按照杜士仪的吩咐亲自登门,自是很容易地就说得两人情愿效力。河陇多豪俊,武艺超绝的多,至于读书有成的士人则极少,这其中,就算读过书的,目标和起点往往也都是从流外吏员起家,比如当年的牛仙客。而鲜于仲通以及张兴查访到的这两个人,甚至连去长安赴流外铨的路费都没有,平素以耕读为生。

之所以是这两个人,杜士仪自然通过下属察其出身性情,确定不会反感衙推和奏记这样的低级幕府官,反而会认为这是一种认可,这才发文辟署。果然,当这两人一上任之后,原本处理起来极其耗费时日的节度使府文案尺牍,效率立刻比从前高了一倍。而有他们这两个出身湟水本地的人进入幕府,再加上杜士仪启用陈昇和马杰为府卫正副旅帅,释放出来的信号自然越发鲜明。

新任杜大帅唯才是举,并非排斥本地人!

这天晌午火辣辣的太阳下,一骑人策马缓缓停在了鄯州都督府门口。他抬起斗笠看了一眼牌匾,最终将其摘下,到门前拱了拱手道:“敬请通报,临洮军副将郭建求见。”

临洮军管军一万五千人,马八千匹,在陇右节度使下辖诸军之中,论实力亦是属于第一把交椅。摘下斗笠的郭建,自是里里外外无人不识,一路进来时不少认得他的都少不得打了招呼。当他踏进那座挂着明心见性居匾额的院子时,不禁再次留心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衣着,确定既不招摇也没有过分简朴,他就定了定神,踏进了居中的正房镇羌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