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2/3页)

而如果是真到了最坏的时候,他大不了豁出去,把之前对杜士仪的威胁变成事实!他或许会没命,但杜士仪也绝不会好过!那时候,天底下人人都会知道,是杜士仪贪图军功拒绝招降他,这才以至于幽州尸横遍野,无辜百姓死伤无数!

这一晚,史思明睡得安稳踏实,幽州城内那些已经多日不敢随便外出的百姓却睡得很不安稳,但最最辗转难眠的,却是已经几天几夜没好好合眼,遍体鳞伤却根本没有睡意的史朝义。趴在床上的他满脑子都是各式各样的念头,既怕父亲侦知端倪直接对他下毒手,也怕那些个主意太大的部将们获知父亲要投降的消息,嘴巴不严给他惹祸,但他如今要笼络人的时候,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可他最最害怕的,却是那个杜随背后的人。

杜士仪!

除了当初刚到时见过杜士仪以及郭子仪和浑释之一面,史朝义再也没有单独见到杜士仪,软禁期间杜随却来见过他好几次,每一次说过的话他至今都难以忘记。第一次,说的是严庄和阿史那承庆在真定城被斩首的情景。第二次,说的是崔乾佑等几个降将的境遇,说不上极好,但也谈不上坏,至少不但保住了性命,而且杜士仪还在用他们。第三次,说的是安庆绪被送回了长安,安庆宗如今还跟在军中,杜士仪会设法保住康夫人和安庆宗母子一条命。

大唐对于谋反叛乱之人,并没有那么严厉的族诛制度,尤其是这对母子只是倒霉的人质,安庆宗对于邺郡最终克复,有那么一丁点功劳。但最重要的是,杜士仪肯保他们!

至于最关键的第四次……

不知不觉间,史朝义只觉得双手竟是浸透了汗水。他紧紧抓住了床单,不知道多少次思考着杜随的话。

“我可以对你挑明了,毕其功于一役,这是元帅的底线,绝对没有商量。如果你父亲史思明面缚请降,放弃麾下兵马,那么,元帅并不介意留他一条性命,崔乾佑这些曾经围攻过长安的叛将,元帅也饶了,更何况史思明?可是,史思明一面想投降,一面却想保留兵力,同时至少保有幽州,甚至干脆是三郡,元帅绝对不会容忍。朝廷使臣一路上就算紧赶慢赶,到清苑还有几天,这几天,无论是山洪冲毁道路也好,无论是叛军出没暂时无法通行也好,再耽误个几天甚至十几天,全都是说不准的事。你父亲想用幽州百姓来胁迫元帅,那他有没有想过,安禄山都死了,幽燕军中他真的能够把握得住?”

“换言之,幽州城内早就不是铁板一块,早就有心向元帅的人了!”

杜随的态度显得咄咄逼人,而且面对史思明胁迫的丝毫不惧,又清清楚楚透露,驻守幽州的人马,史思明并不能完全掌控。可这怎么可能!即使是蔡希德安守忠这样后来败退过来的大将,史思明都是软硬兼施双管齐下,安守忠差点连命都没了,哪敢再有贰心?至于其他人,不是史思明的心腹,就是从渔阳调过来的亲信,再要么就是平卢的私兵,还有史思明老上司的子侄,平卢大将乌承恩和乌承玼兄弟。可想到最后两个人时,史朝义冷不丁打了个激灵。

乌承恩和乌承玼,这对人称辕门二龙的堂兄弟在平卢和李明骏侯希逸威望相等,资历却更老,军功赫赫,李明骏和侯希逸已经一降一叛,这两个人呢?

史朝义翻身翻了大半夜方才迷迷糊糊合了眼,可随着公鸡打鸣,他又醒了过来。

好在他为史思明去做了一件这么危险的事情,史思明总算还给了他两天的假。直到又休养了一天,他叫了侍女服侍自己更衣洗漱的时候,看着铜镜中那张憔悴的面孔,以及深深凹陷下去的眼窝,自己也知道这样的状态若是持续下去,父亲一定会更厌恶他这个长子。他只能用冰冷的井水让自己显得精神一些,可是,等到他匆忙赶到范阳节度使府,门前的牙兵却直接把他拦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