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杜氏有后(第2/3页)

“这么说,阿爷是利用这次推举,让这些宗室丑态毕露?”

“不错,我这抽身一退,别人会认为我是高风亮节,而我自可从容经营河北,蓄养声望,如此一来,河北、河东、朔方乃至于安北,就能够连成一片。收了淄青登莱四州,也就有了最好的出海口,南下海路可与江南互通有无。”

杜广元满腔脾气一下子无影无踪,眼睛也越来越明亮:“而颖王本就不是众望所归,而是矮子里拔高子,和他争过皇位的宗室,如南阳王、仪王、盛王,甚至还要加上身上有不少票数的其余宗室,每一个人都心存不满,而他也会对这些兄弟子侄心存芥蒂。若有揣摩圣意之辈从中挑拨,很容易演变成动乱和清洗。而颖王没有根基,便容易疑忌大臣,甚至于重用阉宦等等,全都是很有可能的!”

“是啊,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这话用在李隆基身上很适当,用在李璬身上是否适当,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只不过,陛下把儿孙当牛羊似的圈养了这么多年,太子还好歹有大儒教导经史,至于其他的指望还有资质才具出众的,那简直是太苛求了。而且,颖王固然谨慎小心,但可惜的是,他没有好儿子,想当初他那几个儿子全都在外头拼命为父亲摇旗呐喊,他甚至约束不住,接下来他登基之后,为了东宫人选,还有的是腥风血雨!”

杜士仪轻轻吸了一口气,随即掷地有声地说道:“然则我走归走,朝中人事却不可能丢下。齐澣因为高力士而起,也因为高力士而衰,其人有才能,却同时又因为攀附阉宦而被人瞧不起,他这个吏部尚书的位子本来是人人侧目,不抱紧我的大腿,就得等着别人把他一脚蹬下去。至于其他人也是一样,尤其是攀附东宫一系的,这次遭遇前所未有的重挫,便只能来求我庇护。所以,幼麟仍然会留在这中枢险地。”

前面这些话杜广元全都能够领会,可听到又是幼弟留在这看似太平实则最危险的长安,他立刻出声反对道:“阿爷,怎能老是让阿弟承担这些艰险,我是阿爷长子,自当我留在长安坐镇!”

“阿兄何必和我争?行军打仗,我也许比不上你,但左右逢源,你却绝对比不上我。”

随着这个声音,书斋大门被人推开,杜广元回头一看,见是弟弟,他立刻沉下脸道:“长幼有序,这事情听我的!”

“好了!”杜士仪见兄弟俩你眼瞪我眼,却是为了最艰难的任务,他只能开口喝止了他们,这才解释道,“飞龙骑是幼麟一手组建起来的,当然也只有他一手带到底,骤然易帅,就如同军中临阵换将一样,最是忌讳。更何况,我已经老了,等不得十年八年,也不可能再把所有儿孙都丢在千里之外。”

“阿爷……”

见两个儿子立刻满脸涨得通红,双双跪在了面前,杜士仪不禁笑了笑,犹如他们还在总角时似的,伸出手来轻轻摩挲着他们的头,随即温和地说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郭子仪有六个儿子八个女儿,但我并不羡慕他,因为你们的阿娘给我生了两个好儿子,一个好女儿!”

不等他们开口说话,杜士仪又继续说道:“广元,你不必再回西域了,虽说李隆基此前要任你为安西副大都护,都知兵马使之事被驳了回去,但高仙芝心里难免会有芥蒂。西域四镇固然重要,但我既然已经在北庭打下坚实根基,派你去只不过是当时为了释疑加锤炼,再留在那里也就没有任何必要。你既然回来了,就随我调任幽州,为都知兵马使,我若不在幽州,则你为节度留后!”

话说到这个份上,杜广元已经明白,父亲是决定把自己带在身边,继承军权,培养人望。他有些不安地看了一眼弟弟,见杜幼麟也朝自己看了过来,却是笑着点了点头,他登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老半晌才讷讷说道:“阿爷,我定然不负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