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来了,就紧紧抓住!(第4/5页)

“衙门里没找快活楼里人问话?”唐成刻意没提七织的名字。

“昨晚就是快活楼急报的扬州府衙,要不然三个薛东也给打死了!青楼勾栏,尤其是像快活楼这样的场子,那天没有争风吃醋的事儿?何况昨晚那么多人看着,还有啥好问的?”吴玉军嘿嘿一笑,“也活该这刺史倒霉,要是换了别的场子他还能借机发作,好歹找个替罪羊出来。但快活楼根子硬啊,那王胖子可是淮南道观察使的大舅哥儿,七织又是快活楼的头牌摇钱树,给扬州刺史借个胆子,他也不敢在顶头上司的脑袋上动土,这回呀,他这关口算是难过喽!”

扬州刺史现如今的日子的确是难过,但唐成这几天的日子却着实过的松爽。

该做的工作都已经做了,既然郑凌意放出的话里指明的供货商是吴玉军,哪怕有能力参与定价的几方都知道吴玉军只是个傀儡,但为了以后考虑,唐成也没必要非得留在明面儿上。

快活楼之事后的第三天,由郑凌意出面召集,各方在都拉赫的康乐园里举行了桐油定价会议。

除郑凌意及吴玉军之外,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唐人海商代表王汉祥老爷子,胡人海商代表都拉赫以及安国相王府张亮,本该也参加这次会议的镇国太平公主府薛东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未能出席。

这次会议上插曲很多,王汉祥老爷子既不想桐油价格过高影响到自己利益,又因靠山薛东缺席不敢强抗来头硬扎的张亮,是以提前就存着心思要憋着让都拉赫出面压价,孰知大出他意料之外的是:都拉赫对于吴玉军的提议价竟然连一文钱都没往下驳!

这就已经够让人吃惊的了,更让老爷子看的目瞪口呆的是,本该是跟吴玉军站在一起,桐油价格越高越好的张亮竟然跟脑子糊住了一样,居然主动开言压价!

卖桐油的站到了买桐油的立场上,竟然还怕价高!饶是王老爷子见多识广,这样的事儿还真是第一遭儿碰上,这话……这话本该是都拉赫来说才对的呀!

日怪,真是日怪!

卖方既然如此能为买方考虑,加之张亮背后的安国相王府又是如此显赫,这生意就好谈了!最终在一派祥和的气氛中,由郑凌意出面定案,挤挤吴玉军价格里的虚头儿,再在乘风而上的王老爷子价格上稍做增添,最终定在了一个让双方都能满意的价格上。

而这个价格比唐成预先告知郑凌意的仅仅少了四文钱,高于去年市场价一成七的价位虽然算不上太高,但毕竟量大,吴玉军等卖家少赚不了;而考虑到今年供应紧张的形势,富可敌国的海商们也觉得这个价位在可接受范围内,要知道前些日子来势汹汹的周利容可是放过话要上涨三成到三成五的。

最重要的油价一定,至于此后的定金给付比例等就不再是问题了,最终整个会议在祥和中开始,在“相互体谅”中结束,足可当得上圆满二字。

能有这样的结果,对于凭借表姐上官婉儿的缘故才得以出任此职的郑凌意来说,也实实在在是一桩拿得出手的政绩,毕竟这事涉及的利益团体太复杂,且涉及的利益也大,任谁坐到这个位子上都不会好过,且还不说郑凌意的年纪和资历了。

这边忙活的时候,心事已去的唐成将关关赎身之事一并交托给郑凌意之后,便又过起了类似前次来扬州最后几天的生活,每天早晨起来之后便雇一叶扁舟在运河水道里悠游。

篙子点入水中带起一晕晕微微荡荡的涟漪,唐成闲坐在柳叶舟头,细看两岸十里繁华,间或还能听到几声隐约传来的琵琶,而这隐约的琵琶又为扬州增添了几分不可言说的古韵风情。

入目皆是画,人在画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