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顾茅庐,成就千古君臣遇合(第4/5页)

他用尽全身力气呼唤,他用一颗流血的心求告,他不要再走了,他要回家。

可家在哪里,这口井仿佛就是他的家,注定的,孤独死寂黑暗便是他的归宿。

他在呼喊中惊醒了。

一线光芒照亮了黑黢黢的周遭,一双微凉的手搭在他的身上,他听见有人焦急地叫他的名字:“孔明?”

光芒晃眼,他看见妻子担忧的脸,他长长叹了一口气,通身的汗冒了出来,身体酸痛得抬不起头。

“你做噩梦了!”黄月英擦着他满脸的汗。

诸葛亮慢慢回忆起梦中的情景:“是……”他想撑起身体,才立了半寸,又摔入了枕榻。

黄月英探了探他的额头,惊道:“你额头好烫!”

他没有力气说话,像一摊水一般融化在床榻上。

黄月英着急了,披了外衣跳下床:“均儿上次发热,医士开了三服药,还剩有一服,我马上给你煎药!”

“别吵醒均儿!”他拼了力气挤出游丝一般的声音。

黄月英急匆匆地出门了,诸葛亮虚弱地躺倒,他觉得身体里有股气在逃逸,每逃逸一分,他便失去一分力量,烛光晃晃悠悠地打在脸上,有些刺目,晕得他想要呕吐。

他把目光别开,可连转移目光也变得艰难。

这么躺了也不知多久,屋里的门轻轻开了,黄月英捧着药罐走进来,她将药罐放在几上,先慢慢扶起诸葛亮,在他身后垫了四个枕头,才去盛了一碗药端过来。

“慢慢喝!”她小声嘱咐,一小勺一小勺地喂进诸葛亮的口中。

诸葛亮全身乏力,吞口药也像是举起千钧之力般沉重,这么一口接一口,费了好大的耐心和力气才把一碗药喝干了。

黄月英放了碗,又扶他躺下,将被子四角掖好:“发热要捂汗,你好好睡一觉,明早我去请医士!”

诸葛亮低声道:“劳累你了。”

黄月英嗔怪:“别说这话。”她偏斜着坐在床边,“你定是路上受了风寒,兼之赶路心急,不顾身体有差,忽一到家,心中百事俱放,病便发出来了。”

诸葛亮低沉地叹息:“可叹诸葛亮自负一世,却抵不过一场病。”

黄月英柔声道:“别说话了,好生睡觉!”

诸葛亮弱弱地说:“不想睡,一闭眼便见到梦里的情景……”

黄月英心头难过,安慰道:“别去想了,静下心,慢慢就能睡着了。”

诸葛亮喃喃:“静下心……”

声音渐渐微弱,他昏昏睡去,呼吸匀净如细流。

黄月英一阵叹息,她轻轻地坐上床,倚在他身边躺下,一只手搭上他微微起伏的胸口。她已失了睡意,却生出了浅浅的伤怀,她觉得有些东西在今晚过后便将不一样了,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病,不是刚强的丈夫忽然间变得衰弱,而是她和他曾经的生活将与过去一刀两断,像一场陡然降临的大病,病前病后剥离出两个人。

灯光缩了头,吐出一声细弱的哀叹,嗞嗞地跳出最后的自在光华。

※※※

风在旋转提升,树叶哗啦啦响成一片,仿佛谁急切的心跳。张飞像匹脱缰的野马般奔进院子里,正瞧见刘备的两个女儿从屋里走出来,大女儿如壬十一岁,小女儿如辰九岁,她们都长得像母亲糜夫人,皮肤白皙,轮廓纤细,只那蹙额的模样有刘备的影儿。

“生了么,生了么?”他粗声大气地追问道,嗓门像房梁上丢春雷,炸得栋折榱崩。

两个女孩子吓了一跳,如壬还不忘记行礼:“三叔……”如辰却吓得往后躲,她很怕这个叔叔,见着他心里便怯得慌。

张飞却一把捉住如辰的胳膊:“三叔问你,弟弟生出来了吗?”

如辰哆嗦着:“不,不知道……”她想挣脱张飞,可张飞的手劲太大,掐得她筋骨抽筋似的痛,她一下子吧嗒掉下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