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刘备入蜀,诸葛亮留守稳根基(第2/7页)

诸葛亮往炭炉里添了一块炭,沉吟道:“我这几日也在思谋此事,留守荆州者与随从入蜀者皆不可轻忽。一为镇守后方基业,一为拓展来日疆土,皆需智能之士担当。”

庞统颔首:“正是,我以为,你我二人为主公心腹智囊,一人随主公入蜀,一人留守荆州,孔明以为如何?”

诸葛亮轻轻地点头:“可。”

“那,谁留守,谁入蜀?”庞统问,他凝着诸葛亮,目光像挂了秤砣,沉甸甸的。

诸葛亮缓缓道:“入蜀者当以奇谋智略为先,留守者当以谨慎持重为最,”他微微停顿,目光沉凝,“我留下,士元随主公入川。”

庞统在心底吁了一口气,他其实也作了这番决策,怕就怕诸葛亮的意见和他相冲突,故而匆匆上门一问。不料两人心意契合,先前的担忧反成了虚妄的瞎想。

“好,我随主公入蜀,孔明留守!”庞统重复着。

诸葛亮安静地一笑,他叮咛道:“士元,亮不得不啰唣一二,望士元斟酌。入蜀后恐会有两件棘手之事,一是主公为大义所耽,不忍同宗相残,踟蹰难决,或会贻误时机;二是益州险塞,倘若战事陡起,他日受阻坚城,务必谨慎筹谋,少行强攻,事或不济,可请兵荆州驰援。”

庞统却是踌躇满志,他大言道:“孔明放心,此去益州,不出一年,定让主公在成都高坐!”

诸葛亮其实很不放心,他以为庞统过于轻率,本来还想嘱咐几句,却觉得有折损信心之嫌,不由得吞下了。

“士元智略深远,百事多加谨慎,益州沃野必为我所有。”他用鼓励的语气说。

庞统自信地笑起来,那明亮的笑声却让诸葛亮不安,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似乎完好的白壁上出了一个瑕疵,可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瑕疵所在。他低下头,用火筋拨着炭炉里的积灰,一朵火花滚了出来,被灰烬裹住,很快熄灭了。

※※※

漫卷的乌云在天空盘桓,幽深的风从每个角落里吹出。

漫漫长江像唱不绝的旋律,从上古的玄冥中哼鸣而出,缠绵在北风的冷冽里,把那亿万年的情怀凝结成寒冷季节里的漫长一弧。

靠近江畔的斜坡上,两骑快马轻捷掠过,马蹄扬起碎叶残枝,在天地间烙着不肯妥协的深深痕迹。

刘备猛一勒马,极目之间,江水滔滔,白雾苍茫,他感叹道:“浩荡长江,无垠无边,仿佛人生之梦,时而绵长无休,时而静止深远。”

法正在他身后停住,接口道:“也如英雄之志,汇聚百川,接纳千流,千载之下,仍为后世凭吊!”

刘备回头看了他一眼,笑道:“孝直有英雄之志乎?”

法正谦逊地说:“正何敢有英雄之志,”他眼中波光一闪,“将军方有英雄之志,当如江河,浩浩汤汤,其气贯于日月,其势彻于天地,便是身居千里之外,也当负赍而随从!”

刘备大笑:“孝直好个美言,备虽心中快慰,你就不怕人家指摘你谄媚讨好?”

法正不在乎地说:“法正从来不管他人言辞,心之所往,便是行之所向,他人何能毁我哉,我自钦佩英雄耳。他人或盲瞽不识英雄,或伪善不赞英雄,或妒忌不美英雄,一派小人心,正不取耳。便是千万人指摘法正谄媚,我仍一如既往,不屑与之为伍!”

“快哉!”刘备大声赞道,“孝直率性而为,真情不假,吾甚赞之,甚爱之。我平生也厌弃伪善君子,口是心非,明里委蛇,暗做文章,令人作呕!”

法正凿凿道:“将军为雄略之主,豪迈不羁,若是早二十年相识,正愿与将军成刎颈之交,肝胆相照,不离不弃,倾我所有为将军所用,亦当衷心快慰!”

刘备朗声大笑:“好个刎颈之交,孝直爽快人,刘玄德若能得法正为友,此生何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