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治乱政须下猛药(第4/10页)

法正渐渐领悟了,他越听越觉得愧疚,嗫嚅着说:“主公,对不起……”

刘备伤楚地说:“孝直,我知你疾恶如仇,可是凡事得有节度,你处事不计后路,为口角争执而逼死人命,惹来百姓横门叫屈。我当然可以强权而驱民,可若是那样做了,将来又如何使百姓信服?公法无度,人心散失,想要收复便难上加难!你好读书,知道《易》中有言,‘鼎折足,覆公餗’,公器损折,是为大凶,若哪一日当真折足覆餗,何能补救之,我又如何救得了你!”

这一番苦口婆心、挖心掏肺的心里话说得法正泪水汹涌,他伏地哭道:“主公,法正错了,辜负了主公的一片心,请主公严惩,纵算是身首异处,以死谢罪,法正也绝没有二话!”

刘备长叹:“孝直,何以言死,有你这些话,刘玄德纵是千难万难,也不会让你身首异处。我今日来见你,一是与你推心置腹,二是为你解围,只望你以后恭自匡持,不可擅行贸举,否则,我当真无能为力了!”

法正猛地醒悟了,原来刘备今日忽然登门,还当着众人的面对他恶语詈骂,拳脚相加,竟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他这才明白为何刘备气极之时却始终不拔刀,又为何将自己唤出府门,不过片刻,就撵了自己进府。

“主公!”法正感动得泣涕横流,扑过去抱住刘备的双腿号啕大哭。

刘备扶起他的手:“都过去了,你记得日后深自抑持,少行妄举,别落了旁人的口实!”

“正知道了!”法正吭吭哭泣着答应,“正立刻上书自请贬官,再请自系牢狱!”

刘备摇头:“那倒不用!”他抚慰地一笑,“郑丞之死虽因你而起,但他毕竟是自决,你纵有逼迫之嫌,却无杀人之罪。可自请罚俸一年,亲为郑丞夫妇发丧大殓,为其奉养亲属。而有司典法不公,却当责让!”

“责让有司?”法正一愣,他听出这是要将自己的罪迁在司法属吏身上。

刘备意味深邃地笑道:“上峰下书切责,你可上书请罪归己,明白么?”

法正心领神会,责让司法属吏和上书请罪都是明示大众的面里活路,上峰不责他反责有司,便是要让他自认其罪,一旦他上书请罪,则是有自谯之心,上峰念其诚恳,当可酌情减罪。而有司也能逃过严惩,他得了不避罪愆之名,有司免了刑戮,果然是一举两得。

“磕磕!”敲门声暂时打断了他们的话,刘备说道:“进来!”

却原来是诸葛亮推门而入,他轻轻一拜:“主公!”

“外面怎样了?”刘备问道。

“亮宣示主公钧旨,称道主公当能还民公道,百姓见主公亲赴,又加言词切责,必不徇私,再横门不去无益,如今都散去了。”

刘备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是散去了,可叹百姓都是讲理的!”

法正躬身下拜,恭敬地说:“谢谢主公!”

刘备扯住他的手:“去将你家大门清扫干净吧,臭成什么样子,我虽难得进来,此刻却不想出去!”他想起法正家门口的一片狼藉,不由得大笑出来。

※※※

傍晚时分,天很昏暗,飒飒风声倒卷而过,冷风有时在头顶卷过,有时突袭你的后背,有时又擦着脸飞走。它行踪不定,你永远也握不住它。

街道上冷清清的,彭羕颠着半醉的步子,冷风吹来,激起一身的鸡皮疙瘩,脑子渐渐清醒了一些。寥寥的几个行人擦身而过,匆忙得仿佛咽下肚子里的一滴酒。

半醉半醒的感觉仿佛是徜徉在一池水中,被水流带着飘飘荡荡,缓慢地冲去不明的地方,甚至也不用管到底去哪里。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