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遭猜忌丞相萌生致仕意,掩阴谋李严暗起灭口心(第4/5页)

狐忠打了个寒噤:“将军是什么打算?”

李严眼波闪动,阴森森地说:“过手账目都是他和张辅勾连谋划,明账上我可未曾插手一分一毫,一旦他咬我们,我们未损分毫,他更摘不干净!”

原来李严在行贿之时,已想好了后手,祸至之日,脏水泼出去顺手得很,狐忠也不免胆寒,可为今之计也无他法,只得点头赞许。

李严犯愁地抚着额头,又嫉妒又痛恨地说:“诸葛亮数年持掌国政,广收人心,将人才尽纳丞相府,几年历练,或擢升朝官,捧笏尚书台,或外放郡县,专阃一方。诸臣受他恩惠,皆有效死之心,这举朝上下,快成了他诸葛亮的天下了!我们纵是耗费力气,勉强挖开丞相府的一砖一瓦,也动摇不了他的根基。”

他颓唐地坐下去,心里的火苗子突突地跳着,觉得唇干舌燥,想饮水,握住案上的水杯,又怏怏地放下,拍案一声怫然长叹。

他闷闷不乐地敲着案,扭脸却看见那被压在灯盏下的一封信,又一桩烦心事涌入脏腑里。他挪开灯盏,将那信递给狐忠:“看看这信,诸葛亮此人何等厉害,岂可小觑!”

狐忠接过来,认真地读了一遍,这原来是诸葛亮答李严加九锡礼的回信,信写在昂贵的蜀地麻纸上,笔笔力道不重不轻,字漂亮得让人流连。

〖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俸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狐忠握着信沉吟:“将军上书朝廷请加九锡,他怎么回信给将军?”

李严冷笑:“这就是诸葛亮的险恶,他那是为了向世人表明,请加九锡是我李严一个人的主张,他既不赞同,朝廷也不会理会,若要论起僭越之罪,怪在我一人头上!”

狐忠醒过神来,李严这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明明想给别人挖个陷阱跳,偏让自己身受万箭穿心。他其实觉得李严用心才叫险恶,诸葛亮不过是自卫,只是这实话,却是说不得的。

“你看那信的后面,他的话可还没完。”李严又道,“诸葛亮请命朝廷,让我率军前往汉中以为北伐后援,我回绝了几次,这次又再加催迫,唉,他这是要逼我上刀架!”

“那,将军去不去呢?”

李严愁苦地摇摇头:“我自然不想去,他无非是想把我置于他的眼皮底下,受他的牵制调遣。我若去了,便入了他的陷阱;若不去,又交代不过去,两难啊!”

狐忠思量片刻:“将军,莫若上书朝廷,称江州重镇,蛮夷狡黠,不宜换将频仍。将军多年经营,熟稔边情,愿为朝廷守边,若是朝廷不肯,则请留公子镇守,既能循依旧则,也可典汉中军事。如此,江州不是还在我们手里么?”

李严眼波一闪,他却没有说可不可:“先把目下的棘手事办了,不然,别说是去汉中做傀儡,性命能不能保住还难说。”

狐忠默然着,轻轻靠近了李严,声音更低了:“将军,巴郡均输官张辅昨日来问我,若是朝廷问他盐铁赋一事,他该怎么回答。”

李严眯着眼睛,咬着牙道:“他要是说了实话,我们就都完了!”

“可嘴长在他那儿,我们也管不住,将军刚才说,人为了自保,总会想法撇清。”狐忠忧心忡忡地说。

李严猛地握住水杯,重重地一顿,恶狠狠地说:“那就让他的嘴闭上!”

狐忠一惊,他瞧着李严那张狰狞阴狠的脸,仿佛在看一只饥饿的野狼,他咽了一口干涩的唾沫:“将军,均输官身遭不测,事又发生在我们的地盘上,朝廷一定会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