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6章 谁敢告我?(第3/4页)

有人甚至说秦林要是再推辞,就辜负了漕帮上下的一片心意,漕工们若是心怀怨望,白莲教煽动造反的余波未平,说不定还要横生枝节。

因此为了江南百姓的福祉、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这笔银子秦林是非收下不可。

一位白发萧然的老推官甚至拿出死谏的派头,子曰诗云都出来了,说的秦林若是不收这笔钱,那简直就是和历代圣贤过不去。

“既然如此,本官就却之不恭了。”秦林笑眯眯地把银票递给侍候着的陆胖子,叫他收着。

陆远志看着这场面哭笑不得,心说秦哥又不在扬州做官,又不管着这群地方官儿,何必言语中拿捏他们?咱们自回南京原任,管他妈扬州这群官儿屁事?

倒是刚才那一段,颇有戏台上赵高指鹿为马的风范。

殊不知,秦林自有打算,他在扬州还要干一番事业呢!

漕帮也给本地大小官员准备了礼物,田总甲也不明白秦林为何要把这些官儿压着一头,但既然公开了,他干脆就让侍女把给各位大人的礼物取出分送。

扬州地方官们一个个喜笑开颜,虽然和秦林比礼物分量就轻得太多,但哪个胆子生毛的去和这尊大佛比?漕银失窃、白莲教造反,那一桩地方官都要倒霉,现在不但无罪,还平叛有功,最后还有银子拿,不都拜秦林所赐吗?

马屁声再一次爆发,文人出身的官员都很风雅,引经据典地说的隐晦,秦林却听不大懂,只用筷子夹菜吃。

最后还是归慕光瞧出几分端倪,说的通俗许多:“秦将军简在帝心,将来扶摇直上是不消说了,今日下官和田总甲之所以选在平山堂设宴,便是因为宋朝欧阳文忠公最喜此地,常于此流连忘返,后来欧阳先生官居大宋宰执,全始全终,朝廷谥为文忠,实为一代完人,咱们今日设宴平山堂,也祝秦将军做第二个欧阳文忠公,将来锦衣当国、官居一品、宰执天下!”

这次秦林笑着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不过这笑起来贼忒兮兮、一瞪眼又寒气逼人的家伙,怎么看都不太符合“文忠”二字谥号的人物。

“对了……”田七爷突然离席,毕恭毕敬地躬身道:“小人和帮中各位总商对秦将军感激不尽,若不是秦将军,小的们早已家破人亡,加上漕工和家属也视秦将军为万家生佛,便在二十四桥旁边起造生祠,祝您高侯万代!事先没敢和秦将军明言,还望恕罪。”

秦林摸了摸脑门,心道:莫非我特别有做神棍的潜质?怎么在蕲州立了一座生祠,在扬州也立了生祠?

想到明朝那位大名鼎鼎的最喜欢替自己建生祠的老兄,秦林忽然一阵恶寒:九千岁啊九千岁,阉党啊阉党!

他笑着问道:“生祠花费不多罢?”

田七爷正色道:“不论花费多少,只是小的们一点感激之情。”

秦林微醺,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关系,拜本官比拜财神还灵,很快就会让你们赚回来的,哈哈哈哈……”

田七爷脸上笑得灿烂,心头却纳闷,秦将军是锦衣校尉,听说他自己有个铅笔生意,但那玩意儿并没有多大的暴利,说让十万漕工、若干总商的漕帮发财,未免有点?

……

扬州的官员没有去参奏秦林,只有脑门被夹过的人才会犯这个傻,能做到朝廷命官的人,大约被夹过的总不会太多。

但真有人参奏他了。

王士骐从南京赶到扬州报信的时候,秦林还在宿醉之中,两个丫鬟来唤他,被他左边一搂嘴里直叫萱萱,右边一抱哼哼青黛,闹的两个水灵灵小丫鬟面红耳赤,好不容易把这家伙弄醒。

听说王士骐来访,秦林有些诧异,这人本来是金陵四公子之一,老爹王世贞是应天府尹、文坛领袖,他和刘戡之、高攀龙、顾宪成几个废材混到一块儿,以前和秦林还有所冲突,不过后来似乎王士骐有些疏远那三位,并不像刘戡之那样和秦林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