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0章 不多,也就三五百(第2/3页)

赵士桢早就想了这个问题,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他怔了怔,终于将牙一咬:“罢罢罢,既然秦将军抬爱,下官还犹豫什么?鸿胪寺主簿这九品芝麻官,赵某不做了!”

说完,赵士桢很有脾气的脱下乌纱帽,一把掼在打铁的炉子里,转眼一阵青烟袅袅,烧成了飞灰。

想想也是,就算青黛的父亲李建中以举人身份出仕,都还被三甲进士们瞧不上眼,赵士桢虽然出身书香门第却科场不利,连个举人都不是,凭书法好弄到的官儿,谁看得起他?

试想惯做老好人的张公鱼都给他脸色看,平时别的正途官员对他是个什么态度,那也就不必再提了,这鸿胪寺主簿的九品小官儿,做着还有什么意思?

倒不如跟着秦林,好歹还有点指望呢。

瞧着乌纱帽被烧尽,最后一缕青烟消散在空气中,赵士桢不无唏嘘,这一下子他就和过去几十年的人生彻底告别啦!

“哈哈哈,好,烧得好!这仰人鼻息的九品小官,做起来真个没味道!”秦林突然仰天大笑,惹得赵士桢面红耳赤,突然伸手拍了拍他肩膀,话锋一转:“既然赵先生烧了文官的乌纱帽,本官少不得再送你一顶,只不过这顶就是没翅膀的了!”

文官戴有翅膀的乌纱帽,无翅乌纱当然是锦衣卫官校戴的。

秦林笑着拍拍手,立刻有亲兵校尉捧着官服、乌纱、腰牌、文牒,一股脑儿交给赵士桢。

虎头牌上字迹新鲜:锦衣卫百户,赵士桢。

鸿胪寺主簿是九品官,锦衣卫百户则是六品,虽然总体上武官的地位比文官低,但锦衣卫胜在实权很大,百户又比主簿整整高了三品,真正的连升三级。

即便是赵士桢多年蹭蹬,闹出个执拗桀骜的性子,这会儿也彻底没了脾气,眼眶子发红,嗫嚅道:“秦将军如此、如此待我,下官、下官……”

终究不好意思说的太直白,但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是绝对不会错的。

金樱姬则巧笑嫣然,瞧着秦林那副装模作样的神情,越看越觉得这家伙像曹操,邀买人心是一套一套的……就拿赵士桢的百户符牌来说吧,明显秦林早就料到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你呢,毕先生也有好久没有回乡了吧?!”秦林又笑眯眯地瞧着毕懋康,当初他可是被徐老头子逼上梁山的呀。

毕懋康也迟疑了一下,恭恭敬敬的拱手施礼:“学生追随秦将军这两年,学到了很多东西,实在受益匪浅,只是当初离家匆忙,又被徐老先生戏弄,家乡污名待洗……”

“好啊,这个简单,我北镇抚司一道公文过去,替你脱罪……”秦林稍微顿了顿,又道:“毕先生在南京铁工坊再待一年半载,等明年壬午科乡试还是去应考吧。”

听得秦林肯替自己脱罪,又放自己去应举,毕懋康大喜过望,嘴里连声道谢。

“对了,本官还有封书信寄给应天王府尹,毕先生顺道替我带去吧……”秦林像才想起来一样,顺手从怀里取出封书信递给毕懋康。

看见大红封套上写着的元美兄亲启几个大字,老毕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考举人进士,既要靠实力,又得碰运气,不是本事大就一定能考起的,徐文长多大的才干,结果次次科考名落孙山,赵士桢也不是等闲之辈,照样没戏。

毕懋康有了这封信,那就大不一样,可以说考个举人是十拿九稳了。应天府尹王世贞字元美,乃是当今文坛领袖,乡试的学道、考官不是他的弟子就是他的文友,有王世贞一句话,中个举还不跟玩儿似的?何况有王世贞代为吹嘘,文名便可扶摇直上,将来会试、殿试都有好处呢!

就算十年寒窗,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机缘啊,论起来被徐文长逼上梁山,替秦林扛了两年活儿,毕懋康反而大大的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