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奇遇(第2/5页)

杨浩苦笑道:“唉!这一场火虽救得及时,至少也要有三四百户人家烧得片木不存了,火势蔓延如此迅速,许多人家因这一场火就要倾家荡产,没有亲友投靠、又无一技之长的人只怕要卖儿鬻女求条活路了……”

穆羽道:“谁让他们早不听大人良言相劝,不肯拆自家房子,结果是害人害己,也算是自作自受。好在他们最终还是听了大人的话,要不然,我看这火得烧几条巷子,梁门以北全得片瓦无存。”

杨浩摇头道:“不是听了我的话,而是听了当朝赵相公的话。”他往远处正与陆续赶来的戍城将领、南衙巡官、地方官吏们讲话的赵普,赞道:“这位赵相公刚巧经过这里,也想到了推倒房屋截住火势的法子,幸好有他在,幸好他也想到了这法子,要不然受灾的百姓至少要扩大几倍了。”

“那个官儿就是赵相公么?”穆羽也往赵普那里看了看,说道:“那就难怪了,我刚从那边过来,听他说,对伤者要尽量予以救治。对那些家产焚烧一空的人家,还有被扒倒房子的人家,朝廷都会贴补银子为他们重新建造房舍,并补助一些布匹粮食。我听着这人口气不小,就晓得是个大官儿,却不知他就是鼎鼎大名的赵相公。”

杨浩喜道:“朝廷要救助百姓?太好了,呵呵,当然是他啦,若不是他,哪位朝廷大臣尚未请旨,就敢自作主张,立即颁布这样的抚民措施?赵相公果然是一代人杰,朝廷马上就要南征,这东京城是乱不得的,这番举措出来,就能让人心稳定下来了。嗯……,朝廷贴补银子为他们建造房屋?”

“是啊,我刚才亲耳听到的。”

杨浩侧头一想,忽然道:“小羽啊,咱们家这些日子置地买房,又聘买家仆婢女,从芦州带来的钱花得可是差不多了……”

穆羽一咧嘴,露出一口小白牙道:“不碍事的,月儿那里有钱,咱们来东京城时,唐姑娘把她的私房钱都交给都交给月儿保管,说是留着给大人您用呢。”

杨浩摇头道:“不成,我现在还没娶她过门儿呢,哪能用她的钱。”

穆羽道:“嗨,那有什么啊,老爷早晚要娶唐姑娘不是。”

“那不同,”杨浩说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现在就用她的私房钱,以后我这大老爷们在她面前还能抬得起头来大声说话吗?”

赵匡胤听到这里不禁失笑,就听杨浩又道:“你听我说,赶紧回去,带几个人,把剩下的钱都捎上,去十里外的瓦坡集,但凡竹子、木料、砖头陶瓦、芦苇椽桷一类的建筑材料,能买多少就买多少。”

穆羽愕然道:“大人,你要扩建宅子?”

杨浩好笑地道:“扩什么宅子,你把那些材料全运到这儿来,一下子要盖三四百幢房子,整个瓦坡集的建筑材料全运来一时也嫌不够,材料一紧缺,价格必然上涨,这一进一出,咱们就能赚上一笔,手头就会宽松的多了。”

赵匡胤一听差点晕倒,这反差也太大了吧,刚刚还是忧国忧民的一代贤良,怎么一眨眼就变成一个大奸商了?

穆羽讷讷地道:“大人,赚这些难民的钱,属下觉得……觉得还不如用唐姑娘的钱呢,再说,你不是说,这竹木结构最易起火么,就算要卖,咱们何不只购砖石,让他们一劳永逸呢?”

“呆子!”杨浩在他头上敲了一记,苦笑道:“若是心想便能事成,这天下便没有什么事是难为之事了。”

他抬头看看仍是余烟袅袅的灰烬场,说道:“这钱你不赚自有人去赚,你不提价自有人提价,与其如此,为什么不赚?咱赚的又不是黑心钱,至于用砖石……,你看羌人传统的发型如何?头顶光光,何等凉快,再过些天炎热起来,你劝咱汉人百姓都剃了头发,你看他们肯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