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天算(七)(第2/3页)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绝非闭门造车的书呆子所能理解。这,是一个无比广博的领域,甚至任何古圣先贤的著述,都没涉及到其皮毛。而罗本,则非常自豪地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新世界的大门口,自家号称博学多才的师叔,却还远在数十里之外,连进入院子的道路都没找到!

所以,此时此刻,罗本脸上的傲慢,清晰可见。坐在他对面的刘基,立刻察觉到了这种傲慢,拱了下手,非常僵硬地说道,“刘某孤陋,愿闻其详!”

“算了!”扬州知府罗本忽然失去了辩论的兴趣,叹了口气,缓缓坐回了自己的座位,“师叔难得来扬州一趟,先吃饭吧!估计厨房那边,应该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有些东西,涉及到淮扬系的安危。既然刘基不打算留下,他就不能随便透漏给对方知晓。有些东西,却绝非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正所谓夏虫不可语冰,你让一只到了秋天就会立刻死去的昆虫,去理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世界,最后的结果,要么是把自己活活累死,要么是把自己活活气死,根本没第三种可能!

“故弄玄虚!”刘基被罗本俯视的目光弄得非常受伤,皱了皱眉头,低声冷笑。“红巾那套,煽动愚夫愚妇起来造反可以,却绝非治国之道!”

“师弟错了!”施耐庵跟刘基之间的关系毕竟更近了一层。不忍看着他平白错过一个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想了想,放缓了语气说道,“清源不是故弄虚玄,而是有些事情,他知道,你我不知道而已?”

“师兄身居高位,居然也有不知道的秘密?”刘基皱了皱眉头,带着几分不解追问。

他倒不是在蓄意挑拨,而是凭着以往的经验,认定像施耐庵这种掌握着一地学政大权的官员,早已走入大总管府的核心。怎么可能,还有一些秘密的东西,让他也没机会看到?!

“愚兄来扬州时间尚短,最近又忙于筹备科考,所以很多地方,都来得及去看!”施耐庵笑了笑,很坦然地承认。“不过……”

稍稍斟酌了一下,他决定拿一件不涉及任何机密的事情点醒对方,“师弟可否告诉愚兄,这几日在集贤馆所食白米,味道如何?”

“硬且糙,味如嚼蜡。除了能疗饥之外,无任何可取之处!”刘基不知道施耐庵的目的,想了想,很不高兴地回应。

“此乃占城那边所产的稻米,一年两到三熟。当然味道不会太好!”施耐庵笑了笑,主动解释。

“占城?”刘伯温身体猛地一僵,如遭雷击。(注1)

对于博闻强记的他来说,占城不算是什么新鲜的地理概念。但扬州人吃占城稻米,却是远远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想到先前朱重九那个水壶的比方,这占城稻米,岂不又应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么?而占城周遭,还有安南(今越南)、真腊国(今柬埔寨)、暹罗……

刹那间,刘基就觉得自己脑门上被劈开了一个窟窿,无数新鲜热辣的东西拼命朝里头灌。而施耐庵却唯恐他头疼的不够厉害,继续蛊惑般说道,“但那占城稻米,在当地售价却不到三十文。而师弟你手中的白瓷茶盏,在当地一只就要三百文。从海门港那边去占城,逆风不过一个多月。若是顺风顺水,十五日足矣!想换稻米,何须火炮。一船瓷器过去,二十船稻米也能换回来了!”

瓷器,水泥,玻璃,还有各种各样价格昂贵的奇技淫巧之物,满载于货船之上,顺着大海源源不断开往南方。然后,则是稻米、金银,还有各国奇珍,源源不断由海船运往扬州路海门港。而凭着相隔三十步远,就能将对方乱炮轰沉的本事,哪个海盗,敢打扬州船队的主意?长此以往,天下谁人还能与朱重九争锋?恐怕刚一照面,就被淮安革命军用钱给活活砸死了,哪有机会沙场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