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破贼(六)(第2/3页)

这无疑是找死行为,因为一旦双方彻底绞杀在一处,撤向两翼淮安骑兵,就很难再帮上任何忙。而那五千探马赤军之后,分明还藏着大量的弓箭手和弩手。透过单筒望远镜,方国珍看得清清楚楚。

看得再清楚都没有用,距离太远,他根本来不及给任何人示警。只能继续眼睁睁地看着,两支队伍迅速互相接近,从两百步接近到一百五十步,再从一百五十步接近到一百二十步,一百步,八十步。“嗖!嗖!嗖!嗖!嗖!嗖!”探马赤军方阵后排的弓箭手率先发难,朝着淮安军的阵线,迎头射出一波箭雨。虽然距离很远,方国珍却觉得自己依旧听见了那骇人的羽箭破空之声。然后,他就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当当当当当当!”羽箭飞掠过八十步的距离,猛地从半空中一头扎下。砸在淮安军的队伍中,宛若雨打芭蕉。

“吱——吱——吱!”战兵团长屠小弟奋力吹响嘴里的铜哨子,然后低下头,用头盔阔沿迎向羽箭来临方向。

位于长蛇阵最前两排,总计六百多名战兵们,也微微低下头去,学着自家团长的模样,尽量用头盔的阔沿和前胸甲,面对羽箭。同时,继续迈动整齐的步伐,继续朝敌军推进。

冷锻而成的钢盔和胸甲,将绝大多数羽箭都弹得倒飞出去,没给弟兄们造成任何伤害。但是,偶尔也有一、两支因为角度问题,或者其他各种莫名其妙原因,恰巧射在了胸甲和臂甲的衔接处,或者射穿了其他需要保持灵活性的薄弱点,让中箭者呻吟着倒地。

空出来的位置,很快被更后排的战兵们迅速填补。整个军阵,顶着狂风暴雨般利箭,继续向前。没有人停下来,也没有人试图转身。尽管队伍中,一些老兵在肚子里头,已经在不停地问候某些人的直系亲属。

他们骂得最多的,通常都是淮安军长史苏明哲,论权力之重,在整个体系之中,仅次于朱总管的第二号人物。因为老兵们都清晰得记得,在去年三四月份的时候,每个战兵都有一套全身板甲穿。而就是因为姓苏的想省钱,将所有战兵的全身甲硬生生砍掉了一半儿。都变成了现在这种只有前面为精铁锻压,后面则为单薄的软猪皮缝制。如此一来,铠甲的重量的确降低了一半儿,可临战时,士兵们就只剩下了一个行军方向,前进,永远面对你的敌人前进。否则,转过身后,死得肯定更快。

没有人会骂朱重九,虽然谁都知道,不经过朱大总管的准许,姓苏的绝对不敢肆意妄为。然而无论新兵还是老兵,都清楚记得自己入伍之前,过得是什么日子。是朱总管将他们从流民堆里拉了出来,是朱总管让他们第一次吃饱了饭。是朱总管,让他们第一次感觉到了做人的滋味。所以,他们就要像人一样回报朱总管的恩情。尽管,朱总管身边,总是被各式各样的“奸臣”环绕!

“当当当当当!”第二波羽箭又凌空而至,比第一波更密,更急。战兵团的勇士们,依旧低着头,用胸甲和盔沿迎着箭雨,列队前行。每一名勇士手中,都擎着一杆锐利长矛,矛头长三尺,有四个棱,前尖后粗,最后变成一根圆圆的套管。套管内,则衔接着一根一丈五尺长的白蜡杆子,儿臂粗细,握在手里轻重适中。

每一根长矛,都斜斜地竖在身体的上前方,随着人的脚步轻轻摆动。一则,这样做,可以遮挡掉很多羽箭,为后排的火铳手们,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二来,这样做也相对协调省力,不会影响低头的角度和前进的动作。

“轰——!”“轰——!”“轰——!”“轰——!”四门小炮又来了一轮齐射,这一次,他们使用了开花弹。巨大的爆炸声,在探马赤军的方阵中响起,四团暗红的烟柱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