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处置(第2/3页)

俞通海见状,吓得魂飞魄散,又急追了两步,再度抱住朱重九的双腿,“都督,都督不要生气。末将这条命都是你的。你要杀就杀,要打就打,千万不要对末将不闻不问。末将,末将不是那忘恩负义之人啊!”

“末将,末将从小被狗皇帝贬为编户,朝廷不拿末将当蒙古人,周围邻居也不拿末将当汉人。末将当了水匪都不受同行待见。只有都督,只有都督,从没在乎过末将是哪一族,从没把末将当作另类。呜呜,呜呜呜呜……”开头几句,他还只是为了给朱重九顺气。说到后来,却真的动了感情,俯身在地,嚎啕大哭。

“都督,都督,末将,末将也是见到了都督之后,才知道要活出个人样来!”路礼在旁边听了,眼圈立刻也红了,跑到朱重九身前,跪地叩首,“末将虽然是李帅的亲信,但当初在徐州城时,就发誓要追随都督。都督对末将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末将就记得。如果没有都督,末将根本不知道自己会活成什么样子!”

“都督教导末将实话实说不要憋在心里,都督教导末将懂得聆听别人的想法不要一意孤行。可是都督,末将不欠那朱重八任何东西,都督不准末将对付他,末将无论如何都不明白您到底是什么用心啊!”

说着说着,他也是泪流满脸。

朱重九听了,心里则是五味陈杂。自己知道朱元璋在另一个时空历史上做过的那些事情,自己佩服朱元璋是个大英雄。自己念着朱元璋有重整华夏之功。可俞通海、苏先生、路礼他们不明白。他们只是按照这时代最普通人的最本能想法,选择自己的行为。他们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努力压制心中的本意,选择对自己这个主公盲从……

自己跟身边这些人,既有兄弟之情,又有同生共死之义,自己可以强令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任何事情。但自己所坚持的那些理念,他们却听都没听说过。并且如果按后世“投票表决”原则的,此时自己才是真真正正的少数派,而他俞通海们,却代表着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

“起来,都起来吧!”想到这儿,朱重九幽幽地叹气。“男子汉大丈夫,哭哭啼啼成什么样子?”

“都督,都督如果还生气,我就不敢起来!”俞通海伸手在自己脸上抹了一把,鼻涕眼泪一塌糊涂。

“我说过,淮安军不行跪拜之礼,尔等忘了么?”朱重九把眼睛一竖,厉声怒喝。

这句话,可比温言抚慰更管用,俞通海和路礼两个人双双跳了起来,举手行礼,“是,主公。末将,末将这就去领军法!”

“都给我回来!”朱重九又轻轻叹了口气,大声命令。

大伙希望自己去做那个出口成宪的皇帝,自己如果逆着大伙的意思而行,则同样是个独裁。这圈子,无论怎么绕,好像终点都是一样。

“是!”路礼和俞通海二人像被踩了刹车一样踉跄着站稳,挺胸拔背,听候处置。

“当时的情况,和州军来意不明。你冲着他们的战舰开炮,手段固然过于激烈,站在纯军事角度,却也不能完全算错!”看着俞通海的眼睛,朱重九非常坦诚地说道。这一刻,他决定暂时不想着另外一个时空的那些治政理念,不考虑另外一个时空中朱元璋的影响和作为。

“都督!”俞通海眼圈又是一红,举手行礼。这一段时间,他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其实非常大,特别是涉及到族群问题。刚刚经历了蒙元七十年血腥统治的百姓,很难接受一个蒙古将领向友军开炮的事实。虽然以当时情况,他不开炮的话,就无法阻挡和州军浑水摸鱼的行为。

“但高邮之约既然还在有效期内,我也不能对你的行为视而不见。至少在三年之内,咱们淮安军还没有以一己之力,扛住天下群雄围攻的本事。所以,我必须给外界一个交代!”举手给俞通海还了个礼,朱重九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