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第2/3页)

当时他正要给一份书法丑陋不堪的试卷划下大叉,府学教授按住了他的笔,这么对他说着。

一听这话,史贻直就知道有文章,翻开卷子名栏一看,两个字赫然入目:“李肆”。

史贻直不清楚李肆其人,府学教授低低说道:“就是李北江”,他这才恍然。身在广州城,李北江携湖广江西米商济粮的事迹,他还是有所耳闻,只当是一个豪商,却不想居然是个十八岁的童生……

再仔细翻看了卷子,史贻直心中一凉,同时也将李肆此人打为“狡奸之辈”。因为这卷子答得四平八稳,以他的学问造诣,一眼就能看出,这就是老手先做好了的文章,他自问对学政衙署管得极严,看来就算不是泄题,自己事前圈定的题目范围,也由手下传给了此人。

又气又怒,外加对这一手铁线般拧出来的笔法很是厌憎,史贻直差点就要将一个大叉径直劈在卷子上,府学教授的话又在脑子里翻腾起来。

是啊,何苦呢,人家毕竟没有什么明显的过错,也找不出作弊的痕迹。泄题这种事,无凭无据,深究下去,说不定还要牵累自己,这是太苛了吧。

压住心头那一丝不甘,史贻直恨恨运笔,在卷子上批下了一个大字:“可”。

思绪转回,如今这广州府的科试,面对一份份不堪入目的卷子,又是想痛快地划叉而不得,史贻直心中那股郁闷,几乎快撑裂了百会。

教授的话虽然有私心,对他却也是好意。朝廷行事,历来注重经制,既有明面上的,也有暗地里的。史贻直可以铁面石心自作崖,在银钱上把持节操,可进学一事涉及朝政大局,真要在科试上大动干戈,朝堂对自己的评语说不定真会给出一个“苛厉生事”。

恹恹地在一堆原本要评为不及格的卷子里挑着,准备将最看不入眼的几份卷子黜落,一个四品官进了门,却是广州知府叶旉。

科试不比乡试,规制没有那么严苛,叶旉来府学也不算忌讳。但时值科试审卷,终究有些唐突,史贻直正要出言损上几句,将这个八阿哥门人撵走,叶旉却吩咐教授找出一份卷子,径直上前低语道:“铁崖,此人你可得黜落了。”

史贻直皱眉,这也太直接了吧。

强自撑起君子风度,史贻直接过卷子,仔细看了一阵。嗯,笔法俊秀,文风沉凝,学识更没有大问题,在这一大堆卷子里,虽然说不上鹤立鸡群,可“优秀”二字却能担起。以史贻直的判断,不出意外的话,后面的乡试,此人也该能榜上有名。

翻开名栏,写着“范晋”二字。

“叶府尊,此人是奸是盗?要黜落他,总得有说法吧。”

史贻直沉声问着。

“说法,那不是铁崖你一句话的事?”

叶旉没当回事,随随便便地应着。

“荒唐!我史贻直又没投在哪个阿哥门下,朝廷法度如天,怎可如此行事!?”

史贻直终于恼了,他虽然只是个从五品翰林院侍读,可外放一省学政,即便是督抚都管不到他,这广州知府,他还不放在眼里。

叶旉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一圈山羊胡子修剪得极整洁,相貌颇有循吏的肃正之风。史贻直的叱责,他却毫不在意,只是轻轻叹气。

“铁崖啊,这就是你为何在翰林院一呆就是十来年的原因。”

这话像是一闷棍上头,敲得史贻直脑袋发晕。

“不说这个了,跟你交个底,此人跟广州将军管大人的千金有些厮缠,这说法,还不够?”

接着叶旉的话却让史贻直清醒了,不仅是攀龙附凤,还涉及到旗汉之事,却要自己出头,这是凭什么!?

“我说过了,自有朝廷法度在,此事休要再提!”

史贻直一边沉声拒绝,一边心中暗恨,谁稀罕着你们旗人女子了!?学子们寒窗苦读十年,为这点事就要毁人前程,真是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