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我们爷们也能生(第2/3页)

“对!先烧了《士林》!咱们跟腐儒势不两立!”

众人喧嚣不止,有人暗中眉目来往,嘴角挂着怪异的笑容,还有清醒之人苦劝着等李天王回来之后再说,却是没什么效果。

“天王该回来了吧,已经乱成这样了……”

同一栋楼里,彭先仲忧心忡忡地寻思着。

肇庆,原督标衙门被改作了内卫署衙门,从属于中书厅的内卫署由刘兴纯管辖,同时受军令厅和禁卫署节制。刘兴纯掌管的是一国境内安靖,经常不在署内办公,实际坐镇这个衙门的是内卫总领周宁。

此刻周宁也正有些心神不宁,他是被之前清廷散发的传单给吓住了,因为那上面也专门点了自己的名字,将他与一军统制同等对待,给他允了一省提督之位。

对这许诺,他本心是嗤之以鼻的,一省提督?别看他现在只有内卫左都尉衔级,管的也只是六七个小营三四千内卫,可担负的是整个英华境内的拱卫之责。要招揽他,除非清廷开出领侍卫内大臣,这可能么?

但被清廷单独点名,却让他很是不安,他可跟其他被单独点名的要人不同,跟李肆之前的交道不是那么“纯正”,李肆会不会猜忌他,这个问题让他很苦恼。

眼下人心浮动,执掌军令厅的范晋已经给他下了备战之令,他正想着能大开杀戒,好向李肆证明自己的忠诚。而到底杀谁,他听话就好。而以他的推断,多半该是读书人。

“总领,该向上面表表态了,不止是说私人之事,而是咱们内卫,该主动作点什么……”

部下跑来进言,目光还闪烁不定,周宁心中咯噔一响。

“李天王一直在外,坐看风云,怕不止是看工商和士子。咱们这些人,忠心不忠心,可就看得再明白不过。”

那部下也像是被这局势给惊得难以安坐,他们这些反正绿营,现在批上了蓝衣,却被民间和英华朝廷称呼为“蓝营”,这称呼背后是什么态度,不言而喻。

“可天王历来强调军令重于山,这一条不守,怕是……”

周宁还是保持着三分清醒,他们是军队,乱动可是李肆更忌讳的。没有李肆签发,中书厅和军令厅一同附签的军令,内卫更是不能出动。

“违军令和隔岸观火,意图不轨,到底哪条罪重?职下已知一些消息,肇庆、高州即将生乱……”

那部下这么说道,周宁愣住。

“天王……为何还不回来?”

听了部下一番话,周宁苦恼地呻吟着。

李方膺、冯静尧、彭先仲和周宁等人的心声几乎已是绝大多数人的心声,这场口水大战持续得太久了,各自圈了一帮拥护者,已是谁也说不通谁。当街对骂、烧报纸、冲击书局的事情接二连三出现,英华官员只能照着寻常事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忙得满头生烟。大家都盼着李肆能早点回广州,对这场口水风波作出裁定,由此来看英华的未来国策,到底是该谁来做主。

可他们哪里知道,此刻的李肆才没心情管这摊事,反正他之前都谋划好了,这两个月的进展,除了报纸产业以他瞠目结舌的速度飞速成长,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外,其他方面基本都跟预料相差无几,毕竟几方幕后都站着他的身影。《工商快报》本就是他的报纸,《士林》是他以私人身份出资支持的,《正气》也是如此,这场舆论战,基本就是他左右互搏,自娱自乐。以报纸这个新生平台,搅起人心的滔天巨浪,将所有人卷了进来,自然能大致掌握住局势。

现在么,他正抱着自己十来天大的女儿笑呢。

“哎呀,该留胡子了,不然没胡须扎女儿,这可不符合父女情深的模板。”

李肆说着毫无意义的废话,引得还有些虚弱的严三娘掩嘴轻笑。阳光下,琉璃窗前,看着丈夫逗弄女儿,人影光色相融。严三娘心说,这一刻真如梦中,真想时间就凝在这一刻,好跟丈夫和女儿永远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