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化水为气,一国鼎沸(第2/3页)

“咱们制造局等这机器等得太久了,水床的出力不稳,夏天猛冬天弱,没有老师傅盯着,枪管炮管锻、钻、镗就根本搞不定。得了吕宋,局里都有人提议说把制造局搬到吕宋去,那里水力够足。”

“现在有了这机器,出力稳,不分夏冬,还不必靠水,好处根本说不完……”

关凤生满脸红晕,竟比李肆还要兴奋,李肆能理解岳父的心情。佛山制造局和东莞机械局这几年来虽借水力有了大发展,但也饱受水力诸多限制的折磨。蒸汽机带来的动力,会让机械制造有什么变化,这两个制造局的工匠们,比李肆前世那时代的不列颠人理解得更深更全面,难怪关凤生也要跑来看蒸汽机的进展。

田大由则道:“佛山钢铁公司之前也必须靠着水力来鼓风,佛山的水床已经不太够用,现在总算能随处设铁场了。”

这是必然的,有了蒸汽机,才有了钢铁时代。佛山一处,制造局和钢铁厂挤在一起,争夺水力资源,本是国中一大麻烦事。现在有了蒸汽机,国家就可以推动新的产业布局。

关田两人掌管的事跟蒸汽机直接相关,邬亚罗邬重父子的玻璃、水泥窑,也需要蒸汽机来鼓风,甚至碎料、搅拌的工艺,有了蒸汽机,也可以提升规模和效率,降低成本。这些老伙计来现场可以理解,可安金枝来这里作什么?

安老爷子越发富态了,抚着大肚腩道:“南洋公司商货往来越来越多,码头越来越堵。就算有龙门吊,可还用着人力畜力,一条千料海船装货卸货,就要占半天泊位。听黄卓说,这机器抬起千斤货物易如反掌,用在龙门吊上,就算只把装卸速度缩到一半,那也是大把大把的银子啊。”

何止千斤,有了蒸汽机,钢铁广泛应用,码头的龙门吊,至少能吊运万斤货物。有了这个基础,才开始催生集装箱的运输方式。

军事和经济两面诸多变化,就在李肆脑子里翻卷不定,再看到这一帮老伙计,政治变化也在他脑子里猛然转动。

工人阶级……英华一国的工人阶级,终于要开始出现了,这才是英华一国未来大发展的核心力量。从他起事开始,各方“反动势力”都在骂他以商贾立国,这一国毫无根基。他们哪里知道,商贾不过是立国的铺垫,是华夏鼎革的开端,真正的立国之基是工业,是工人。而工人阶级,只可能在以蒸汽机为序幕的工业革命时代才能出现,而不可能在手工业时代出现。

“爹爹,我决定了,要当爹爹说的……发明家!”

夕夕兴奋地嚷嚷着,一堆铁疙瘩居然把两匹马拖得连连倒退,这事给小丫头留下的印象太深,居然让她立下了雄心壮志。

众人都被小公主的誓言给逗笑了,李肆揉着女儿的脑袋,宠溺地道:“那就快快长大吧。”

这话也是说给自黄卓这个团队手中诞生的蒸汽机,现在只是原型机成熟,距离广泛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看老伙计们跟安老爷子都一脸急不可耐,李肆觉得,自己不必再去催促了,来自钢铁、机械和航运等各行业的需求,就是最大的动力。

蒸汽机成功问世,让李肆暂时忘却了四面楚歌的烦恼,直到段宏时一句话将他的心神从梦幻中拔了出来。

“薛雪和陈万策都有意进朝堂,看你怎么安排吧。为师多提点一句,薛雪长于来往折冲,陈万策长于未雨绸缪,两人都有为相之才,但都还需要在各部事务上历练一番。”

段老头伸手给两个弟子要官了,这个后门李肆不能不开,说实话,他还求之不得。这两人跟在段老头身边已经很久了,对国政根基了解很深,再积累一些政务资历,该能帮着李肆分担不少政务。

李肆有些奇怪,段老头为何也跑来看蒸汽机?不仅来看,还一改往日初衷,让两个弟子出山做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