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远东还是中土?东洲还是美洲?(第2/4页)

“而我路过福建和广东时,更看到了无数船厂靠着海边出现。在香港和黄埔船厂,他们的巨大干船坞从来没有空闲过,一直在造至少两三千吨的大海船。”

劳伦斯看向秘书先生,目光中带着丝怜悯:“阁下您的建议,我也认真考虑过,我也确信,我们两国联手,在远东投下海军主力,以赛里斯海军目前的规模来看,他们没有一分胜算。但是……如果赛里斯人没有屈服,而是如狮子一般,被触怒之后全力反击,那会是什么后果?”

他比出三个指头:“这是我千方百计获得的数据,赛里斯人在江南、福建和广东,注册的造船公司超过三千家,每年要造二百吨以上的海船至少一万艘。如果赛里斯人愿意,他们一年之内就能武装出一百艘三级战列舰。”

“尽管他们的军官和水手经验不足,但他们获得了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造船技术,火炮技术更比我们欧洲强。这就意味着,我们会在远东面对一个新崛起的海上霸主,它比西班牙和法兰西都还要强大。即便我们两国的海军全都汇聚在远东,也不一定能打败它。而当它武装起一支庞大的海军之后,天知道它会作到哪一步?到那时候,南洋,甚至印度洋,对它来说都会显得过于狭小了。”

劳伦斯摇头:“在远东,赛里斯……已经不是武力可以抗衡的存在,我们必须冷静地面对这个事实,并且理智地承认,南洋是赛里斯人的势力范围,要在南洋生存和获利,就必须服从它的规则。”

远东一词正在欧洲兴起,起初还只是包括赛里斯和东北亚诸国在内的地理名词,这些年渐渐融入了一些有远见的欧洲人的情感,赛里斯代表着优雅和尊贵,而远东则代表着面对让人垂涎欲滴的巨大财富,却因陌生而强大的力量正在崛起而难得的不甘,同时也因世界被赛里斯占据东极而变得“破碎”的不满。

总督秘书呆了好一阵,嘴里还在蠕动着,反复念叨三千和一万的数字。

劳伦斯心说你们荷兰人就蹲在爪哇作自己的小买卖,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局观。这只是区区海船而已,赛里斯人真正可怕的是什么?是正在广东、福建和江南轰鸣作响的蒸汽机!这些机器汇聚了数百万工人,正源源不断地造出极其廉价的丝绸、棉麻和钢铁。

赛里斯人为什么要造这么多船?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要把这些东西卖出去。在江南,他看到那些海船的船帆遮天蔽日,正载着这些工业品卖到北面的鞑靼、日本和朝鲜。在福建和广东,海路犹如城市的车道,把商货倾销到赛里斯人在南洋的殖民地,同时卖给趋之若鹜的葡萄牙、西班牙、法兰西人,甚至是不列颠跟荷兰人。

不列颠在禁止进口赛里斯丝绸前,一匹赛里斯丝绸的售价是两到三英镑,不列颠人自产丝绸的售价只有一半。而现在,赛里斯丝绸在葡萄牙的售价不到一个英镑,比不列颠自产丝绸还便宜百分之二十!财政大臣沃波尔正受到国内贸易商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取消禁令,同时贸易商跟国内工业主的矛盾也不断激化。

劳伦斯在赛里斯人活动了四五年,终于推动国王和议会认真面对赛里斯,沃波尔政府也开始讨论跟赛里斯人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议案。当然,现在的选择已非是否正眼看赛里斯,将其当作欧罗巴国家那种外交对象,而是到底该采取什么态度,怎样调整远东布局,才能保证自己在远东的利益。

劳伦斯很悲哀,认真说,这个结果并非他的功劳,年初赛里斯跟葡萄牙签署了直航贸易协定,这才是不列颠不得不正视现实的关键原因。如果是在十年前,这样的协定只会导致欧罗巴诸国孤立葡萄牙,同时列强会千方百计地阻扰和破坏航路。而在赛里斯统治南洋的现实深入人心,东方优雅而神秘的强国形象通过葡萄牙代言,也已为欧洲所广泛接受,商货更在欧罗巴大行其道的现在,西班牙和法兰西都不得不捏着鼻子接受了全球海贸格局的新变化,只靠不列颠跟荷兰,已经无力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