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相会的喜怒哀乐(第2/4页)

“辛姑娘,我很喜欢你……唱的天曲……”

李克载很紧张,可开了口之后,就像在战舰上发布了命令,心头如释重负。

“我马上要去西洋作战了,怕以后再听不到你的歌声,恕我冒昧,能赠我一件你身上的东西吗?以后我见着这东西,就能记起你的歌声。”

李克载狠下一颗心,将太过唐突的话道出了口,背后的同伴喝了一声彩,而左右的天女们也都掩面低呼。

大胆,太大胆了……尽管英华民风已经很开放了,但李克载这种当面示爱,索取定情信物的举动,依旧惊天动地,如果对面这位辛姑娘叫一声“非礼”,警差可真会把他请进衙门里去。

辛姑娘眼睫终于稳了下来,她抿了抿小巧的樱唇,怯怯地低声道:“你这个人,真没礼貌,我都还不知你叫什么呢。”

左右的天女们起哄道:“是啊,你都在这里偷窥咱们辛姑娘一年多了,还以为你真没胆子走过来呢。”

意识到自己这一炮即便没有命中,也能算是近失弹,李克载压住激动,含含糊糊地道:“我、我姓李,叫李克载。”

姑娘却听清了:“哦……李克载啊,名字倒真不错……”

她顺手将腰间一根竹笛抽了出来:“这个……你拿着”,此时她终于也难掩羞涩,垂着脸颊,红晕蔓到了脖颈上。

握住竹笛的手刚伸出来,她才反应过来,疑惑地再道:“李……克载?”

左右天女也醒悟过来,个个眼瞳圆瞪:“这、这不是太子的名字吗?”

李克载可不会丢掉机会,主动握住竹笛,轻轻抽了过来,两人手指相触,一股悸动同时在心底里荡开。

李克载腼腆地笑道:“我是海军副尉见习李克载,跟太子是一个名字……”

嘴里这么说,心中却道,跟太子也是一个人。

果然,他这富有技巧的回答,让辛姑娘和天女们都误解了,松口气的同时,见这家伙居然这么“蛮横”地抽走竹笛,辛姑娘微嗔着看向他,知道这家伙在一年多以前就在天庙打量自己,之后隔一段时间总要来,身上揣着这竹笛,就是备着今天这一幕的,可他也不能这么猴急……总得等着自己递啊。

李克载心性正急速从青涩少年转向青涩情郎,他取下早准备好的礼物,一块镌刻着龙凤对舞的玉佩,径直塞到辛姑娘的手里:“这是我母亲家传的,换你这根笛子。”

辛姑娘大羞,正要推回去,李克载却蹬蹬转身大步走了,一边走一边扬着笛子道:“我会回来的,记得帮我唱平安歌哦!”

见着他跟同伴们勾肩搭背,如打赢了一场大战一般,兴高采烈地走了,天女们依旧有些迷惘:“这家伙跟太子重名呢,这样也可以吗?”

辛姑娘握着玉佩,眼瞳里荡着秋泓,肯定地点头道:“他就只是个海军见习……”

这腼腆,同时又蛮横无理的家伙怎么可能是太子嘛,真是太子,还何必这般作为呢?看中了谁,直接一纸谕令就抬进宫了。

这是出身一般人家的天女们下意识的想法,丢开了这点迷惘,辛姑娘就成了天女们的话柄,没几句便被说得面红耳赤,低头装生气,可手却紧紧握住了那玉佩。

“妈祖娘娘和盘娘娘一并保佑他,好好地回来啊,我会一直等着……”

辛姑娘在心中如此祷告着。

这是一场留下更多期待的相会,尽管前路还有太多问题,但李克载和辛姑娘,此时心中都被幸福塞得满满的。

这一年的相会并不都令人欢喜,《北京条约》签订后,南北商埠大开,在塘沽码头,第一艘货船进港卸货,还下来一大群穿着英士装,顶着乌纱帽的英华商人。他们兴高采烈地议论着,描绘在北方将起的事业。

迈出码头,进到城区,见到拖着辫子的清人,双方目光交接,彼此都品出了浓浓的鄙夷和不屑,只是一方带着愤恨,一方却带着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