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货殖府后人(第4/5页)

这次宴会之后,郑济仍然要回何秋山家居住,张迈问了他居住的情况之后,说道:“郑二哥眼看暂时是回不去萨曼了,不如就在宁远城住下,宁远城两次易主,原来祆教的贵族、大将全部死绝了,如今空置的大宅子不少,我让有司拨一座给你。”

郑济听他居然叫自己郑二哥,那真显得亲近得很了,忙说:“无功不受禄,我怎么好接受如此大礼?”

张迈笑道:“这座大宅子,就算是我拨给郑渭的吧。按照他的功劳,我便拨十座大房子给郑家也不算什么。再说,这些大宅子若是太久没人住也容易破败。郑家在这边暂时没什么产业,但在疏勒有个棉衣工坊,暂时是郑汉在管着,二哥且在这里歇歇脚,回头找个机会到疏勒去,以二哥的大才,这棉衣工坊在二哥手里当有远大发展。”

郑济一奇:“阿汉?他才几岁?就经营一座工坊了?”

“是啊。”郑豪道:“而且那工坊的规模还很不小呢。”跟着描述了理论上由郑汉经营的那家棉衣工坊。

郑济听郑豪说那家棉衣工坊有着几百个奴隶在集中劳作,负责着唐军一半的棉衣生产——那可是一件多大的生意啊,心头不由得大震。他们郑家在撒马尔罕的伙计,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人而已。不过从郑豪的描述听来,显然郑汉眼下的能力远远未能发挥这家工坊的潜力。

“听豪叔所,阿汉现在是在一个叫奈布的商人的指导下经营工坊,哼,这等大业,怎么可以由外人来做太上皇?老三是干什么去了?”

但他随即就想到,身为安西大都护府首席政务官的郑渭,多半是分身乏术以至于不得不如此。

可如果这家工坊、这批劳力到了自己手里,再加上郑家已有的商脉的话,那所能创造的利润将难以想象。

更何况,郑汉能够成为这家工坊的主人,显然背后有着安西大都护府的支持,唐军不但给了地方、给了人力,甚至还给了原料——这种支持力度,郑济从出生到现在连做梦都没想到过。在俱兰城也好,在撒马尔罕也好,当权者对他们家族的生意从来都是压榨加防范,甚至是掠夺加打压!像这种得到当政者支持然后对外扩张的事情,以前他是连想都不敢想,可现在这一切却变得触手可及。

而旁边的何秋山也是听得垂涎三尺,他之前对张迈关于“咱们有商机会先照顾自己人”的暗示还不大放在心上,这时整颗心却热切了起来,寻思着:“自己人……自己人……若能成为‘自己人’,那我何家可不知道会有多大的发展呢。”

“御用商家!”

郑济与何秋山同时想到了这一点!尤其是郑济,他知道这个词语所代表的含义,离他已经很近、很近,近得几乎是自己一开口这一切就可以变成现实。

……

张迈许诺的那所大宅子,第二天就拨了下来,与之相随的还有十五个奴隶。郑济这次来是带了一批伙计和家人的,因战乱分散于宁远、库巴,如今也都聚集了起来,家人有六个,一老仆、二壮年、一童子、二丫鬟,伙计有二十几人,本来寄宿于何家,这时便都搬到新宅子去。

老仆指挥着家人、伙计、奴隶打扫庭院,郑济则挥笔题了个匾额“郑氏别苑”,挂了上去,当晚就点了灯笼。府中一切粗就,论舒适远不如撒马尔罕,但那块匾额挂上去以后,郑湘就觉得自己是回到家了。在过去几个月饱受旅途颠簸、战乱惶恐的家人们也都个个满脸欢喜,干起活来倍加卖力。

这样一个宅院,也不是一天就能打扫完的,月亮爬起后,家人就各自去休息了,郑济却睡不着,踱到后花园,左思右想,看看张迈所赠的这座大宅,琢磨着:“我郑家究竟是在萨曼好,还是在这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