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主动胡化(第3/3页)

杨易翻开一页,只见慕容归盈写的竟是:“曹令公无力回天,然以大都护之才,或能征服其众,使之重归母族,河西所谓‘胡民’者,如百帐部之因天作孽而忘祖宗者甚多,若大都护能拨乱反正,化胡为汉,此重光华夏之莫大伟业也。”

张迈看到这里对心中的那个想法又多了一层信心:“看来边远地区的胡人,就血统而言很可能有许多人的祖先都是从中原逃难逃到这里的汉家百姓。”

在大腿上一拍,说:“好!这次除了要设法给晋昌解围之外,咱们也可想办法见见这百帐部的首领。”

当晚营盘安扎完毕以后,张迈便召集包括曹元忠在内的诸将商议进兵对策,曹元忠说道:“咱们兵少,狄银兵多,四千对五万断断不可能取胜,我以为此战我们只要拖住狄银,给晋昌军民打打士气,让他们有信心守下去就行了。至于决胜之事,还是得等沙州大军集结之后才可有可能。”

张迈道:“四公子,我们乃是客军,地理与军情都不如四公子熟悉,此战还是得由四公子来做主导。不知你可有对敌之策。”

这一捧在别人说出来也就算了,张迈在西北如今已建立了赫赫威名,说到风头之劲,便曹议金、李圣天、狄银等皆有所不如,毗伽与萨图克更是他的手下败将,曹元忠在沙州虽然小有名头,却如何能与声名在外的张迈相比,听得张迈言语之中如此推重内心大感满足,他年纪其实比杨易还要大两岁,但是顺境中长成的人,心理年龄来说比杨易小多了,年轻气盛之下也不向张迈谦逊,就道:“晋昌乃是一座坚城,当初我归义军在此驻扎重兵的初衷就是要北防毗伽,东扼狄银,城内百姓也都有这样的心理预备,现在虽然因为抽调了部分兵力北上伊州又骤然被围,但我认为应该不会那么轻易就被攻陷。所以此战我认为不用着急,大可谋定而后夺。”

张迈听他不急不躁、头脑清晰,心想这曹元忠果然是个人才,但同时对曹议金的用意则感到有些扑簌难解了,心想他若真的包藏祸心,为什么却将这样一个儿子、这样一支劲旅派到自己身边来,要知像曹元忠这样的人决不是用来使阴招的良选。

杨易见张迈沉吟,接口问道:“四公子心中可已经有定谋了?”

“定谋不敢当,”曹元忠小小谦虚了一句后,就说:“不过我认为应该先进军常乐,常乐乃是瓜州两大粮仓之一,只要让晋昌军民知道我们已经抵达常乐,他们一定就会有勇气守备下去,狄银兵马众多又出征在外,耗费必大,我们兵少,却可和他拖着。”

杨易道:“只是一味拖着,只怕有怯战之嫌。”

孙超道:“敌众我寡,我们以四千兵马击十倍之众,哪能冒进?”

这一次的会议张迈没发表自己的意见,便按照众人的决议,定下“急行军,缓破敌”的战略。

曹元忠自请为先锋,从长城旧址出发,轻骑一天一夜连走三百五十里,掉队者十停中占了六停,四百人一举扑到常乐城下,那常乐城位于晋昌之西九十里,城内只有守军一千二百人,民户六千多人,此外又有无数难民,曹元深一见回纥势大,马上派了慕容腾引数百人前来接掌,所以至今尚未陷落,但城内军民却已经因为狄银的攻势已是人心惶惶,望见曹元忠来喜出望外,急忙出城迎接。

曹元忠还未进城,却听背后尘土飞扬,常乐城驻防兵将大惊,慕容腾叫道:“四公子快进城!只怕是回纥人来了!”

曹元忠望后一望,见来军是从西面而至,道:“不用担心,是援军。”

过了一会数百人马开近,果然是张迈,曹元忠心道:“他们的脚程好快。”便邀张迈进城。

这次安西唐军出动的三千人全部都是飞骑,虽然让曹元忠做了先锋,但他们在后跟着也没被抛离多远,曹元忠破晓时入城,没到黄昏安西唐军便全部到齐。曹元忠心中感慨,心想:“说到长途奔袭,在归义军中没有比我这一部人马更快的了。但现在看来只怕还比不上张大都护麾下这三千人。安西唐军能够称雄西北,果然有过人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