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秋收不战令(第2/6页)

“人情?”范延光怒道:“军法之中,怎容人情!”

“按道理是不能容的,但现在是特殊时期,我们是特殊之人啊。”张奇迹道:“令公以邺都来归,对元帅来说,那就是立了一个千金买马骨的榜样。在将军归降之后,景延广、杜重威、符彦卿相继投降,元帅兵不血刃就取了幽蓟数百里之地,这里面可以说都有令公的功劳啊。现在石敬瑭刚死,眼看石晋就要分崩离析了,但洛阳有石重贵,太原有安重荣,长安有刘知远,襄汉、淮北,也都还有守军。甚至扩而展之,江南、闽汉、荆楚甚至孟蜀,如果安抚得好也都有传檄而定的可能——至少也要削弱各方抵抗的意志。但是如果这时候,传出元帅他苛待令公你的消息,不管是什么原因,令公想想,各方豪强会有什么反应?”

范延光本来无比盛怒,这时才慢慢静下来,道:“说下去。”

张奇迹道:“令公,咱们是降将没错,可咱们投降的时机巧了,如今天下尚未一统,元帅如果想安抚诸方豪强,就不能对令公怎么样——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行。”

范延光渐渐平静了下来,没再对孙锐发火。

张奇迹说得没错,在政治面前,公义、法律和规则有时候就都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在这个不相信真相的时代,他范延光如果出事,各方豪强都不会去问究竟是为什么,只要是张迈真动了范延光,他们就会寒心,就会反感,就会害怕将来如果投降会被张迈同样对待,就会在未来戮力抵抗!

事实是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张迈需要什么,只要张迈还需要一统天下,他就不能不有所顾忌,就不能不有所平衡,就不能不按照政治现实来给双方一个下台阶。隐隐然的,范延光看到了天地间出现了一个棋盘,棋盘的一边是张迈,另外一边是包括已归附者和未归附者在内所有中原豪强。

范延光不在怪责孙锐,张奇迹说得没错,现在重要的已不是军法与法律,而是张迈在这场博弈中如何选择。

……

张迈的人马已经到了幽州。

薛复先一步抵达,清理了幽州的军防,控制了幽州各路人马——对于这支临时投降的庞大军队,天策唐军明显并不能完全信任,至少不能如对白马银枪团一般信任。薛复也并没有接触符彦卿等人的兵权,只是将他们的驻防地点重新排布,并且将后勤补给与驻军分开,只用了这两条,就制得全部幽州降军半步不敢妄动。

然后,杨信和折从适也相继到达。

跟着,郭漳、卫飞、石坚、丁寒山、马呼蒙相继到达。最后连李膑也到了。

直到这时,符彦卿等才知道杨易受伤的消息,知道了如今是薛复代领大都督的威权——但现在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天策唐军已经取得绝对的军事优势,在北方的大地上,几乎已没有任何力量能与之抗衡。

一切清理就绪之后,薛复才向易县报了平安,跟着张迈便在陌刀战斧阵的卫护下,离开易县,进入幽州。

昔日曾经繁华冠绝东北的幽州城,如今已变得荒凉不堪,城墙依旧,市井却空无一人,空荡荡的犹如鬼市。在杜重威驻兵期间,这里完全变成了另一座兵城——五代的将领似乎有不少都是如此,擅长军事,而不知民政。

至于城外,连续几个月缺少打理的麦田,在风吹雨打雀食鼠窜中七零八落,杜重威也没去约束麾下,践踏麦田的事情时时发生,尽管张迈在进入燕地之后就下令所有驻军尽可能保护农田,但也为时已晚,那些居民被迁走的地方,麦田收成肯定是十不存一。

薛复进驻幽州之后,将城池划分为四块:

北面清理出来,沿着地势平整掉,只搭建成一个大帐群,环绕城一个城中营寨,大帐的中心是一个黄金大帐——那是为张迈准备的,他预计张迈进驻幽州后,恐将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会留在这里,因此做了妥善准备。现在各方面钱粮紧张,不宜进行大规模的奢华建设,因此不建宫殿,暂时以大帐代替,反正张迈也住惯了——行政办公的官员也都将聚集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