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穆宗父与子:太监也有春天(第6/11页)

那边萧洪刚刚上任,忽然有人来报:陛下,外边有个要饭的,说是你老舅,叫萧本。

怎么又来了个老舅?李昂晕了,急忙叫进来一问,萧本回答得滴水不漏,再找来户部尚书萧洪一核对,果然发现萧洪是假冒的。

这叫什么事啊,连人家的老舅都假冒,真能添乱。李昂盛怒之下,将假老舅萧洪流放,真老舅萧本封卫尉少卿,左金吾将军。

萧本刚刚上任,福建地方上报:泉州晋江人萧弘找到衙门,说他才是皇帝真正的老舅,如今老舅泛滥,孰真孰假,还请陛下明察。

这下子文宗傻眼了,这么多的老舅,如何一个鉴别法呢?

福建观察使唐扶上本:此事易尔,只要派人去太后的老家一打听,就全都清楚了。

李昂急忙再派人,未几回报:萧本和萧弘,这两个家伙跟前面那个萧洪样,也是假老舅,目前真老舅下落不明,正在挖地三尺寻找中。

史书上说,由于当时的人们胆儿超肥大,老舅成群结队入京求官,导致文宗皇帝的老舅寻找工程被迫中断。

寻找老舅,是文宗皇帝登基以来的头一桩事,就这样无疾无终,隐喻着他的帝王宿命,也难以搞出个名堂来。

6.皇帝太监大交火

此后李昂将与太监集团展开三轮激战,结果究竟如何,我们一轮一轮看过来。

头一轮,李昂发现翰林学士宋申锡为人耿正直守,不党不私,独往独来。李昂钦服之,就偷偷召见宋申锡,商议如何打掉恐怖的太监集团。宋申锡在朝中没有朋友,只凭印象,就推荐吏部侍郎王璠做京兆尹,以便配合行动。

京兆尹王璠参与了密谋之后,觉得很有面子,就说:你们他妈的都给老子乖一点,惹火了老子,等打掉了太监集团,你们他妈的头一个挨刀。太监王守澄知道后,立即吩咐太医郑注写揭发信,揭发翰林学士宋申锡谋反。史书上说,文宗皇帝不察,就轻信了——事实上,文宗是压根不信的,只不过宋申锡如此靠不住,推荐的人又这么没品,让太监集团事先知道消息,也只好由着太监集团胡来了。

由是宋申锡被贬斥,头一轮交锋到此结束,文宗输,太监赢。

然后是第二轮交锋。这一次文宗改变了策略,俗话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要想打掉太监集团,就得从太监集团内部动手。

当时的情形是这个样子的,隶属太监集团的太医郑注、辩才家李训,都很有一套,李昂索性重用这两个人,要求他们帮忙,利用太监集团的内部矛盾,提拔年轻优秀的小太监,以分化大太监王守澄的势力。

于是,和王守澄水火不容的小太监仇士良被任命为左神策军中尉,王守澄处于失势。文宗趁机命仇士良灌了他一杯毒酒,鸩之。还有一个宦官陈弘志,此人乃杀害宪宗皇帝的凶手,这些年来竟然没人敢追究他,现在李昂可不客气了,先召陈志弘入京,半路上,早有使者迎着,将陈志弘拖下马来,大棍子不停地打啊打,生生把陈弘志打成了液态物。

第二轮交锋到此结束,文宗胜出,太监集团虽然势力没有削减,但确实是吃了大亏。

目前战局一比一平。然后文宗召李训和郑注,要求他们两人拿出来一套方案,要一次性的,彻底的打掉太监集团。

郑注和李训商量了好长时间,终于拿出了方案:准备在浐水为死太监王守澄召开盛大的追悼会。由郑注负责追悼会的保安工作,率亲兵,提巨斧,再由文宗下旨,吩咐宫中内臣中尉以下都去参加追悼会,等太监们出了宫,立即紧闭城门,郑注再下令,命侍卫用巨斧将所有的太监统统砍零碎了。

文宗李昂批准了这个方案。

但临到执行的时候,李训突然想起一件事来。照这么个搞法,岂不是明摆着让郑注立大功吗?整个方案计划来计划去,没自己什么事啊。所以李训召集朝中诸官,另搞出了第二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