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顾茅庐的真相(第7/10页)

刘表死得超快,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正当刘琦听了诸葛亮的吩咐,去了前线督师时,刘表就已经不行了。

于是刘琦急忙赶回来,生怕父亲死了,他没了着落。可是,他弟弟刘琮那伙人,也就是弟弟刘琮的大舅蔡瑁、张允等人,不允许刘琦见垂死的刘表,喝斥他说:“你回来干什么?你爹让你快点回去,快走,别惹你爹生气。”

史书上说,刘琦流着眼泪走了。他就这样走了,没有找诸葛亮问一声,甚至也没有派个人,给诸葛亮送个口信,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诸葛亮在他心目中,根本没什么份量。如果像诸葛亮自己所说,刘琦那么尊重他,祟拜他。那么,这时候的刘琦,就应该找诸葛亮问个计策。他没有,这就证明了诸葛亮所提供的记录,精确程度不够。

新的证据进一步浮上水面。刘琦刚刚回去,刘表就正式含笑九泉。

刘表死了,襄阳城中的刘琮党徒们,就先给刘琮办理接班手续。办妥当了之后,大家开会讨论:“眼下这情形,有点不妙啊,现在我们让刘琮继位,老大刘琦他肯定不乐意,樊城还有个刘备,也是很凶很凶的,他留在这里不走,就是打我们荆州的主意。看起来,除了立即请曹操来主持局面,我们是对付不了他们的。”

旌麾南指,刘琮束手。刘琮就这样投降了。

曹操接到降书,乐得差一点没有疯掉,立即飞马狂奔,于当年九月赶到新野,接受刘琮的投降。

曹操来了,可是刘备竟然一无所知。他的眼线呢?他的侦察兵呢?他的情报系统呢?曹操从许昌飞奔新野,这是多么大的动静,可是刘备硬是没有听到。很显然,八年在荆州趴窝,刘备虽然没有趴废,但耳目真的不灵光了。

刘备知道这个消息,居然是刘琮派了属官宋忠去樊城通知刘备时。史书上说,当时刘备一听这个消息,差点没有当场疯掉。当时他拨出刀来,这是刘备生平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因为愤怒而拨刀。他用刀尖指着宋忠,气得全身颤抖,说:“你们这伙王八蛋,都不是好东西!这么大的事情,竟然瞒着我,我就是杀了你,也解不得心里的恨。但是,如果我杀你这种人,那我刘备和你们又有什么区别?滚吧!我们要开会了。”

赶走宋忠,刘备立即召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上,群情激愤,大家建议立即起兵,径取襄阳,拿下荆州。这个大家,应该是以关张为首的武将系统。所以这个建议,最终没能通过。

事情发生的太过于突然,战争这种事,是一个大规模的社会游戏,往往要准备个十年八载,才能打上场象模象样的仗。现在说去打襄阳,只是气话罢了,单只是个士兵组织,战前动员,粮草运输,以及各部队之间的配合,就不是三天能定下来的事儿。

可问题是,眼下是曹操已经来了,近在咫尺之间,你没有准备,也得行动啊。唯一的办法,就只能逃。不逃咋整?

【8.为什么要搞死我?】

悲摧的刘备,率领着他的班子,再一次的踏上了颠沛流离之路。

因为太过于悲愤,刘备特意绕道襄阳,命士兵向城中喊话,让刘琮出来说话。“这个王八蛋,你凭什么这么摆布我?你即位就即位了吧,为什么又投降曹操?你投降曹操就投降吧,为什么不告诉我一声?你难道不知道,我和曹操是生死仇敌吗?你想害死我,真说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这么狠毒呢,嗯,为什么?”

刘琮知道自己理亏,躲起来不吭一声。

摆在刘备面前的时局是,不管他多么痛恨刘琮,但这个襄阳城是不能打的。攻城可不是三天两天的事儿,稍一耽搁,曹操就会从后面猛扑过来。若然是被曹操抄了后路,那可就全完了。